第65章 要说的话(3 / 4)
走正道。
那朱由校这么久以来做的这一切都付诸东流了。
“右庶,在这皇宫外,像我这么大的都在做什么?”
“他们啊,做的可多了,像陛下这么大都已经是家里的顶梁柱了,娶妻生子,在为自己的家努力拼搏!”
“九边之地的百姓是不是活的很难!”
“很难,不但要承受劳役,还要承担边军的粮草,一年到头忙下来家里如果能剩下点什么那就是大喜事!”
“大嘴跟我讲过,他说第一次跟你来京城的时候他十五岁!”
“他这个人很不错,性子很直,没心眼,陛下要是用他就不能让他去需要耍心眼的地方,校场最适合他!”
“我安排他掌管宫卫!”
“你就不怕臣子说?”
“怕啊,只要我不承认,他们就没法了,天下姓朱的又都不是皇室的人,朱燮元也姓朱,他也不是朱家子弟。”
提到了朱燮元,余令忍不住道:
“陛下,奢安问题很大么?”
“很大,派出去的官员鱼肉百姓,对当地的土司们也轻视,稍有不从就把改土归流这把刀高高举起。”
“那里流官多,他们呢?”
朱由校呵呵一笑,淡淡道:“就不该要什么流官,土司是世袭,凡世袭者必向流官上私纳黄金已为不成文之陋规!”
余令低头不语。
大明这么大,可官员的做法却又出奇的一致。
奢安之乱其实就是大明的官员逼出来的。
当初奢崇明与奢崇周争夺土司之位是内部事。
他们无论打的有多狠,那对朝廷都是利好的。
结果就有大聪明觉得自己很厉害,永宁总兵郭成、马呈文竟然利用双方混战之机把这两人的家给偷了。
奢氏九世积财,被搜掠一空!
像什么改土归流,流官贪污其实都是点缀,家被掏了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这就等于大明人抢大明人,直接破坏了自大明立国以来对边境之地的安排。
朱由校望着沉思的余令,轻声道:
“先生,如今延绥、甘肃、宁夏,晋地盗匪不乱,我……我想让你去镇压盗匪,重整三边之地!”
朱由校不怎么敢开口。
他觉得余令是要进内阁的,可面对朝臣的压力,他不得不作出选择,
可让余令去外地了,他觉得很对不起余令。
所以,言语间满是歉意!
“既然陛下让我去,我就去,京城的官员我也不喜欢,跟他们虚伪相处不是我的作风,打人就不符合我的本性……”
见余令直接应下,朱由校松了口气。
他最害怕余令和其他臣子一样,明明有想法,却不说,憋在肚子里,憋久了就成了怨,成了对自己的怨!
从内心而言,他敬重余令如同敬重孙承宗一样。
“先生若是不想去,我再去想想法子……”
余令笑了笑,放松身子,笑道:
“不瞒着陛下,我是捡回来的孩子,没有我的父亲就没有我的今日,如今离别已经两年了,他年纪大了……”
余令觉得鼻子有些酸涩,揉了揉鼻子继续道:
“我很想回去看看他!”
朱由校闻言愣住了,他忍不住道:
“市面上……”
“市面上的传言是真的,我就是捡回来的孩子,我没去反驳是因为我不觉得有什么好丢人的,生育之恩大于人,养育之恩大于天!”
“那你和钱翰林?”
“我和钱翰林是私交,我喜欢他的才华,也喜欢他家里的藏书,如今抄书人还在抄,还没抄完……”
“书痴是这么来的啊!”
“都是世人谣传,传的多了都以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