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添柴人 (球球双倍月票!感谢感谢!)(1 / 4)
橙天三巨头集体出动的消息在信贸大厦里传开。
陈天匆匆扒拉完早餐,就带着王磊和小马哥直奔莞城的电子厂区。
大厦里那些还没撤离深城的员工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小声嘀咕着:“这架势,公司是要搞大动作啊?”
“磊哥,今天可得靠你带路了。”陈天拍了拍王磊的肩膀。
作为土生土长的莞城人,还长期负责公司市场部,王磊对这片电子产业聚集地熟得跟自己家后院似的。
车窗外,密密麻麻的厂房像市场菜摊一样排列着。
陈天望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上扬。
在珠三角这块地方,要找MP3的供应链就跟在菜市场挑白菜一样简单。
显示屏、芯片、外壳、电池,走几步就能凑齐一套。
这让他想起后来杰克马在义乌干的事,商业本质果然都是相通的。
陈天选择从MP3切入消费电子市场,不是临时起意。
这玩意儿技术门槛低,产业链成熟,对初来乍到的橙天来说,简直是量身定做的赛道。
原本他还考虑过自建工厂,走比亚迪那种垂直整合的路子。
自己掌控生产线,压低供应链成本,稳扎稳打。
但很快,他就想通了。
橙天的核心优势是互联网基因,玩的就是轻资产、快周转。
与其砸钱建厂,不如学后来小米那套打法:专注产品定义、品牌营销,生产交给专业代工厂。
这招放在2025年都不过时,搁在2000年,简直就是对传统厂商的降维打击。
当然,技术积累也不能完全放弃。
陈天计划组建一支精锐研发团队,专攻核心元器件和软件优化。
至于那些技术含量低的零部件,直接外包给代工厂。
分点利润出去无所谓,钱是赚不完的。
关键是要让整个产业链跟着橙天一起跑起来。
这样一来,橙天既能轻装上阵,又能利用自身优势,还能在行业里树立话语权。
一举三得。
这才有了莞城电子厂考察之行。
“陈总,咱们先去哪家?”王磊递过来一份供应商名单,密密麻麻列着二十多家厂子。
陈天随意摆摆手:“就近一家家看。”
他这次来,就是要亲眼看看这些代工厂的真实水平,心里有个底。
至于签合同、砍价、谈账期?
那是市场部的活儿,现在已经不需要他操心。
“到了,这家是给帝盟MP3做代工的。”
王磊指着眼前那栋灰扑扑的厂房说道。
陈天脚步一顿,眉头微挑:“帝盟?就是那个米国牌子?”
“没错,”王磊压低声音:“现在市面上最火的帝盟300系列,就是从这里出去的。”
陈天嘴角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
国内MP3市场现在正处于一个奇妙的空窗期。
三星那些洋品牌动辄三四千的售价,普通工人半年工资都买不起一台,卖肾估计都够呛!
至于苹果的iPod?那还要等到明年才会问世...
“时间刚刚好。”陈天轻声自语。
王磊没听清:“陈总您说什么?”
“我说,”陈天提高音量,眼神里闪光:“是时候让这些外国品牌见识见识,什么叫华夏科技了。”
他整了整衣领,大步流星地朝厂房走去。
阳光在他身后拉出一道长长的影子。
“没有中间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