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电商大战一触即发(2 / 3)
。
首先针对淘宝的68包邮,马芸决定聚划算满50包邮。
其次卖家资源方面,依托阿里巴巴原本B2B平台积累的中小企业资源,聚划算将快速完成首批优质商家的迁移转化。
这些经过阿里认证的供应商,既能保证商品质量,又具备成熟的供应链能力,将为平台前期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运营策略上,马芸祭出了一套针对淘宝的“组合拳”:
跨品类满减机制:区别于淘宝单店凑单限制,聚划算推出全平台通用的50-5、100-12、200-20阶梯式优惠券,让消费者可以像在超市购物一样自由组合不同商家的商品。
智能凑单系统:基于用户购物车商品智能推荐最优凑单方案,帮助消费者轻松达到包邮门槛。
品类协同效应:通过洗发水+洗衣液+纸巾等生活场景化的商品组合,自然提升客单价和购买频次。
“淘宝的规则是为3C数码设计,而我们要打造'线上超市'购物体验。”马芸在会议上强调。
“当消费者能像在沃尔玛一样自由搭配不同品牌的日用品时,电商才算真正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
整个方案梳理完毕,马芸郑重的向团队成员们强调道:“阿里成败在此一举,从现在开始准备,七天后,聚划算正式上线,诸位还有没有问题?”
“马总,支付环节我们怎么解决?目前淘宝的支付宝已经培养了用户习惯,我们...”一位“罗汉”率先提出疑问。
“暂时用招商银行网银支付,目前国内最成熟,用户最多的就是招行网银,”
说到这,马芸意味深长的笑了笑:“说起来,我们还要感谢陈天,他的支付宝已经帮我们完成了最困难的网银开户环节。”
“但这只是权宜之计,网银支付流程繁琐,跳转流失率高,我们必须有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工具。”蔡重信强调道。
马芸表示赞同:“聚划算只留一部分运营团队,其余开发人员今天就开始开发阿里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财付通。”
阿里罗汉们彼此交换着眼神,最终化作整齐的点头。
当众人鱼贯而出时,大战一触即发,紧张的氛围在阿里办公区蔓延开来。
马芸内心也不由泛起一丝紧张。
国内至今还无人能从陈天嘴里虎口夺食成功过,不知道对方知道聚划算的悄然上线和促销计划后又将如何应对?
马芸自己还是比较乐观的。
这套“优惠券+百店联促”的组合拳,是他精心设计的杀招。
抓住家庭主妇精打细算的心理,又联合了上百家中小卖家形成规模效应。
在零售这个永远不会被垄断的战场,价格永远是王道。
老百姓总是会选择更方便实惠的消费渠道,只要这次活动宣传到位,让用户知道聚划算在搞优惠,那他们就一定会来。
归根结底,用户买的是商品,而不是卖商品的卖场。
就像家门口并排的沃尔玛和无名超市,同样的香皂沃尔玛卖三块,小超市卖两块五。
哪怕是五毛,甚至一毛的差价,消费者也一定会毫不犹豫转向这家无名超市,而不是所谓的大卖场沃尔玛。
现在的淘宝就像沃尔玛,而聚划算就是要做那个用价格撕开市场的无名超市。
“先靠这波促销把用户抢过来。”马芸摩挲着下巴盘算。
只要站稳脚跟,聚划算持续保持价格优势,就算陈天反扑,自己也有一战之力。
电商这场仗,鹿死谁手还未可知。
马芸望着窗外喃喃自语:“陈天,你教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