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全民购物狂欢节(3 / 3)

加入书签

天眼中闪过赞许。

淘宝凭借eMP3的成功,吸引了各大电器品牌入驻,为了吸引客流各种活动不断。

消费者此时一提到网购电子产品,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淘宝。

这是用户在心中给淘宝打下的第一个标签。

但陈天并不希望淘宝的标签就此固化。

就像前世的京东,虽然也卖百货、服饰、日用品,但用户最认的仍是它的3C数码。

早期是淘宝有价格优势,但后来京东把其他品类的价格做到和淘宝已经相差无几,消费者仍然习惯在淘宝买日杂,在京东买电器。

这种用户的固有认知一旦形成,极难扭转。

京东早期靠“买数码,上京东”的策略,确实从淘宝手里抢走了一部分市场份额。

但也因此被框在了“数码电商”的定位里,后续想拓展其他品类,用户接受度始终有限。

陈天不想重蹈前世京东的覆辙。

淘宝必须成为“万能平台”,而不是某个垂直领域的代名词。

趁着用户心中标签尚未固化,他必须尽快丰富品类,让消费者习惯在淘宝买一切。

从手机电脑到柴米油盐,从高端家电到牙膏肥皂。

日用品虽然利润率不如数码产品,但却是老百姓最高频、最刚需的消费。

柴米油盐酱醋茶,啤酒饮料矿泉水,牙膏肥皂洗衣粉……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商品,才是真正绑定用户日常消费的关键。

所以,当刘强冬提出自营日用品+大规模补贴的策略时,陈天眼前一亮。

这正是淘宝眼下最需要的第二个增长引擎。

陈天立刻与刘强冬深入探讨起活动方案。

此刻的华夏电商市场,促销玩法几乎一片空白。

除了当初eMP3那场“预付1元抵50尾款”的创新营销外,整个行业还停留在最基础的打折模式。

想到这,陈天看向刘强冬:“就按上次策划的服装活动力度——满99减20、满199减50、满399减120。”

“算下来相当于8折、7.5折、7折,这已经足够让消费者疯狂了。”

刘强冬接道:“刚好这次服装活动和日用百货一起开展促销。”

陈天点了点头:“别忘了还有那批库存高端电脑,“一元”秒杀价值万元电脑的活动也加进来,彻底引爆全网!将这次活动打造成一个全民购物狂欢节。”

刘强冬迅速领会意图:“先靠秒杀活动吸引流量,再用日用品的超高性价比和实用性留住用户?”

“没错,我们要让消费者形成条件反射,上淘宝,不仅能买到最便宜的数码,还能买到最实惠的日用品!”

刘强冬问:“活动哪天开始?”

“一刻不能等,我们不知道‘聚划算’哪天突然上线,就定明天,5月3号开启全民狂欢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