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千人千面算法(4 / 4)
/p>
哪怕心疼,一些用户还是会舍得掏这笔钱的。
说白了,现在用户都用盗版,还是因为没有一家正版网站让大家觉得这笔钱花得值,
况且国内目前也没有正版音乐网站,所有公司都没有歌曲的网络版权。
前世比较火的酷狗、千千静听等音乐网站都是如此。
他们比盗版网站唯一正规点的只有页面UI稍好点,产品使用流畅些罢了。
陈天点击播放了几首王菲的歌曲,接着点开推荐。
推荐里面都是王菲的歌曲,没有其他人。
陈天挑了挑眉,对这个推荐结果显然不是太满意:“算法还不能推荐类似王菲的歌手给我?”
马画藤满脸为难的摇了摇:
“想要实现您说的那种,也太智能了吧,计算机怎么可能分辨的出谁和王菲类似,王菲在计算机世界里只是一串代码符号。”
“那你这个算法是什么原理?”
陈天也反应过来,这个明显在现在来说太过超纲了,想要达到那种效果基本就涉及到AI的应用。
马画藤直接举了个例子:
“比如您是民谣爱好者,常年听老狼、李宗盛、赵雷、郁冬这些人的歌曲,只要数据到了一定程度,算法就会把这些人的歌归为一类。”
“下个新用户如果只听过老狼的歌,点开推荐后不仅有老狼的歌,还会出现李宗盛等人的歌曲。”
“您刚才之所以推荐只有王菲的歌,还是因为产品还没正式上线,算法没有获得到足够数据,就只会推荐你刚才试听的歌手歌曲。”
“这个算法原理您别看简单,等数据足够多后,精准率还是可以达到80%以上,毕竟用户习惯偏好大多还是类似的。”
陈天点了点头,这个算法在当前来说完全够用了,前提是你不能太过“花心”。
你不能听一会民谣,过会儿DJ、摇滚都整上,再过会儿又开始听五六十年代的美声歌曲。
如果只是一段时间偏好某一类还行。
但若是短时间内来回倒腾,这种不够智能的算法就会当场宕机。
未来的AI算法可以在这些歌曲中找到共性特征,但现在这种简单的“大数据”模型显然无法做到。
陈天又播放了几首刘欢的歌,再次点开推荐:
里面就出现了刘欢和王菲的歌曲,还很“人性化”的让刘欢歌曲更多些。
这显然是算法识别到刚才陈天播放的刘欢歌曲更多,且播放时间更长一些。
陈天忽然笑了起来:“暂时够用了!等用户数据像滚雪球一样积累起来……“
对着屏幕说了番意味深长的话:“这就是未来千人千面的起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