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一百块交个朋友(3 / 4)
结,刘强冬只是下意识以己度人,根本不算什么错。
前世比这更离谱的多了去了,比如那个给自己定个“一亿小目标”,就一直让人津津乐道。
这虽然是装逼话,但对方说的时候那满脸认真的样子,还真难说对方当时怎么想的。
陈天岔开话题:“那你觉得按照当前消费水平,给普通民众多少额度合适?”
“一个月的账单周期。”陈天补充了一句。
刘强冬想了想,给了个普通小康家庭一月的开销额度:“最低500块?”
这下换陈天愣住了,五百块是大多数家庭两口子一个月的收入,换算成25年7000甚至都不止。
陈天心中暗暗嘀咕:“东子啊,前世‘白条’可没这么大方,都特么25年了,都还有500甚至100额度,这会儿不是公司大股东了,一下大方起来了?”
“支付宝现在有千万用户,就算按照十比一的比例给最低额度,你算算一个月要放多少钱?”
刘强冬快速心算了下,一百万人放款五百,一个月就是...五个亿!
这已经超过了陈天名下所有公司加起来的月总收入,万一有个风吹草动,产品一下就死了,风险实在太大。
“那就一百吧,”刘强冬快速改口:“一个月放款一亿,这个风险还在可控范围内。”
“一百差不多,只要在淘宝消费超过两笔的实名用户,都可以给一百花呗初始额度。”
陈天直接拍板定了下来,倒不是临时起意,这个额度问题陈天早前就已经考虑过。
既要让手头拮据的消费者多少能买点东西,但也要注意风险控制。
这就是“花呗”比银行灵活的地方,陈天可以给出这种小额纯信贷,可以一步步试错。
对陈天来说也不存在什么考核指标,坏账率什么的都不怕,在外人看来最多是是亏点钱买“教训”。
但陈天很清楚,“网贷”是多么恐怖的聚宝盆。
银行因为制度和管理等问题导致小额贷款业务一直没开展成,也没尝到什么甜头,还不清楚其中的利益。
花呗必然伴随着分期,就像信用卡一样,每月按时全额还款就不存在利息,算是个周转金。
但总有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进行分期还款,这就是利益来源。
不要小看每个月几块钱利息,只要放款基数足够大,这将成为陈天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最赚钱的公司。
“为何是两笔消费才能给额度?”刘强冬此时已经彻底服了,对陈天拍板的每一个细节都想深究其原理。
他有种感觉,陈天主导的任何产品,都有种已经在脑海中演练了无数遍的感觉。
产品明明还未发布,未来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都被考虑的面面俱到。
产品开发完成后,也不会出现重大功能性bug需要修改,直接就是高成熟度产品。
不要觉得这是理所应当,大多数产品初步开发完连半成品都算不上,都需要大量多次修改,才勉强能达到发布标准。
这其中还未发布都在内部推倒重来的产品也不在少数。
刘强冬与陈天相处越久,愈发能感受到对方的深不可测,也越想在他那学点真东西。
倒不是想着自立门户,纯粹就是求知欲作祟。
陈天转头对刘强冬解释道:“一次可能只是用户好奇之下下的单,不足以证明其对平台的粘性,而两次已经能证明很多东西。
他们愿意相信虚拟的‘网购’平台,我也愿意尝试相信他们,一百元就是我们互相建立信用的开始。
我不看房、车这些昂贵的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