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IOS立项(2 / 4)
天笑着表态。
“满意了吧?”
“满意,满意!”雷君笑得合不拢嘴,并拍着胸脯保证:“有您这句话,任何难关我都有信心攻克。”
他可是品出了陈天话中的潜台词,为了这个系统顺利完美诞生,陈天旗下的所有资源都对雷君予取予求。
陈天当前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的能量和可以调集的资源,已经庞大到难以想象,
有了陈天给予的尚方宝剑,雷君充满信心,别说搞个小小的手机操作系统,就是造火箭他都敢去尝试。
雷君兴冲冲的走了。
陈天抬臂看了眼腕表,已经晚上七点,不知不觉两人居然聊了一整个下午。
从iPod的海外铺货渠道一直聊到3G通信标准,最终定下开始早早着手开发IOS。
现在是2000年12月份,相比前世2007年苹果才发布首款智能机iPhoe,这个时间节点是有些早。
毕竟这会儿3G基站都还没有搭设,甚至国内2G通信都还没彻底普及。
但陈天还是决定早做准备,从无到有开发全球首款真正的“智能”系统至少需要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至于手机硬件,至少要等操作系统出了开发者版本后才能定。
这一点就是智能手机和当前“手机”最大的区别。
诺基亚搞出的塞班就是对硬件方面没有任何适配,用垃圾CPU和高端CPU都不会有任何使用上的区别。
往好了说这是塞班系统不吃硬件配置,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塞班生态的薄弱。
当然这也不是塞班一家的问题,而是当前整个手机市场软件生态的欠缺。
这当然有时代的原因,2G时代的网速,加载个图片都有几分钟,确实也带动不了什么“大型”软件。
但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手机生态完全呈现出一片荒芜的状态。
网速受限只是一部分原因,最重要原因是手机厂商高层们的思想受限。
同样受限于早期网速的电脑,为何硬件换代速度一年一个大台阶呢?
电脑端的生态为何这么丰富呢?
道理很简单,互联网从诞生之初就意味着无限可能,电脑软硬件服务商的思维自然也不像手机厂商那样僵化迟钝。
早期的电脑游戏都是单机,这就是电脑软件提供商们,面对蜗牛般的网速,从最早的游戏机身上发现的对策。
网速不行,我不联网就可以了,只要用户的电脑硬件到位,一样能畅玩各种游戏“大作”。
而手机能这样搞吗?
答案是当然可以!
但坏就坏在诺基亚这些手机巨头身上,他们固有的观念认为手机最重要的功能是打电话。
把通话功能搞好,最多手机质量耐摔点、能砸核桃也就行了。
至于他们脑海中的智能手机:浏览网页新闻、收发邮件也就差不多够“智能”了。
至于玩大型游戏、听歌、拍照这些娱乐功能?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这些吃配置的娱乐活动还是需要电脑、MP3、相机这些专业设备来完成。
他们从没有想过在手机上实现这些功能。
手机体积有限,这些思维已经固化的手机厂商们,无法想象该如何在这有限的空间,实现那无限的可能。
这不是时代局限,而是管理者思维的局限,导致了产品甚至科技的局限。
这就导致市面上根本没有哪款手机会用到什么高端性能芯片。
毕竟硬件好坏都不影响用户用手机打电话,哪个白痴厂商会跟钱过不去,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