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新时代,新技术(2 / 4)
p>
“如果换成电脑CPU、GPU这种15x15的大型芯片,一张8英寸晶圆就只能切割80~100片左右了。”
“那也是非常恐怖的五千万片了。”陈天喃喃道。
张如京摇头失笑:“没你想的那么高产,不然台积电的产能利用率也不会满复核,全球也不会始终处于缺芯状态。
芯片用途非常广泛,电脑、MP3这些都只算商用领域的分支,还有需求无比庞大的军用、通信、服务器等等都需要用到芯片的领域。
况且就拿iPod来说,沿用现有方案,一台MP3也需要用到处理器、音频、闪存、电源控制等多颗芯片,这样看,你还觉得中芯产能高吗?”
陈天大概有了些概念,中芯如果单供应e的需求,自然属于产能极度过剩。
但要对外接订单的话,这点产能确实不算多高。
就先不说外界企业,商务部知道中芯开始量产180纳米芯片后,已经第一时间给陈天打电话了。
说是让陈天先不要对外接单,国内目前的芯片需求全部依赖进口,但还是完全不够用。
还建议陈天可以适当扩大产能,有些特殊单位也需要大量国产芯片,具体需求不方便电话说,只是让陈天到时做好保密接待工作。
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中芯制程技术虽落后于代工一哥台积电,但生产的也是目前最主流、使用场景最多、需求最大的180纳米芯片,完全不愁卖。
产多少就能卖多少。
这闹得...
陈天刚开始还觉得e给中芯订单是照顾自己人呢。
现在看来,e能优先拿到中芯产能,到底是谁照顾谁呢。
是他一直先入为主的把中芯看的过于弱了。
而事实上,中芯量产180纳米主流芯片的消息一旦传出,就立刻能够让中芯成为全球第一梯队的半导体公司。
180纳米能否量产就是全球半导体公司第一梯队的入场券,这既是技术实力的证明,也是一种来自同行的认可。
“刚提的集成芯片还要不要搞?”陈天苦笑道:“芯片本就供不应求,貌似也没有必要再通过这种方式去获得订单了。”
“搞,还要搞得精!”张如京斩钉截铁的说道。
见陈天面露疑惑,张如京解释道:“现在全球缺芯,但未来谁说得准呢?如果有变,集成芯片就将是我们中芯的核心竞争力产品,这种产品永远不嫌多。”
“况且我准备趁着全球缺芯的历史机遇,进一步扩大中芯产能,也需要这个保障来降低扩产的风险。”
陈天点了点头,他自己本来也不准备放弃集成芯片计划,
他不搞,再过几年联发科一样会搞,这是手机、MP3等电子产品价格居高不下的产物,是未来的大趋势。
“您刚说要扩大产能,可最重要的光刻机...”陈天不确定的问道。
陈天可是知道瓦森纳的存在,不然也不会在中芯之前,国内使用的光刻机还是十几年前的老物件儿。
包括他收购世大,不仅用了IDG这个壳,后续这些芯片生产设备也全是拆开成零件,悄悄运回大陆的。
可以说,每一步都是小心翼翼,不然这些设备是到不了大陆的,这全是因为瓦森纳的存在。
“你小子都知道通过IDG暗度陈仓,老头子我在米国工作三十年,台岛也呆了这么多年,就没点儿业内朋友?”
张如京颇为自得的说道,他可不想被陈天看扁,特别是在半导体这个自己最熟悉的领域。
中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开始量产,全靠陈天的一系列资本运作,他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