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红包活动(3 / 4)
p>
魏坤的这次汇报,适时地为陈天敲响了警钟。
他意识到,必须未雨绸缪、主动布局。
Facebook和CC已是真正的全球性互联网产品,用户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其被动等待各国加强数据监管、强制要求本地化存储,不如从现在起就主动推进全球服务器部署。
这一策略不仅能够将合规压力转化为先发优势,还能赢得当地政府对橙天的好感,同时进一步改善产品在各地区的使用体验。
化被动为主动,既赢得认可,又提升服务,何乐而不为?
微软的MNS和以色列的ICQ为何在CC的竞争下节节败退?
一方面,它们在产品功能上已经落后。
但更关键的一点在于,陈天愿意在服务器基础设施上不计成本的大力投入,全球遍地开花。
MNS和ICQ在美国本土的使用体验尚可,但海外用户的体验却相当糟糕,不借助代理工具几乎难以正常使用。
原因很简单,它们的服务器主要集中在国内,缺乏全球化布局。
这种架构缺陷,对一款立志服务全球的即时通讯软件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何谓即时通讯?
我这边发送消息,好友那边能马上收到,而不是看着自己发送的消息不停在对话框转圈圈,无法送达。
在没有强大竞争对手的时候,海外用户或许还能勉强忍受。
可一旦出现了CC这样一个强劲的挑战者,局面就彻底改变了。
CC凭借科技感十足的UI界面、丰富便捷的功能,以及低延迟的流畅体验,实现了全面领先。
更何况,此世的IS上线时间并不比CC早太多,全球用户尚未形成强烈的使用依赖或建立复杂的社交网络。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有什么理由不选择更流畅、更好用的CC呢?
可笑的是,IS似乎始终没有真正意识到服务器问题的重要性。
又或者,即便意识到了,它们骨子里的傲慢也让其不愿做出改变。
甚至直到2025年,微软仍然没有重视在海外部署服务器的重要性,导致其微软应用商店体验极差,下载软件异常缓慢,甚至不挂代理根本无法使用。
这种对用户体验的漠视,最终并没有让微软付出实质性代价。
因为它在操作系统领域几乎没有遇到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对手。
用户在安装操作系统时,面对的选择无非是Wi10、Wi11,甚至退回到Wi7,并没有其他真正可替代的选项。
无论用户如何抱怨、如何不满,最终仍然只能继续使用Widows系统。
正是这种几乎垄断的市场地位,助长了微软日益加深的傲慢。
不仅如此,微软凭借数十年在计算机操作系统领域的统治,已在软硬件生态中构筑起一道道极高的壁垒,形成了令人绝望的护城河。
在计算机底层架构未能出现像汽车行业那样根本性变革之前,没有任何个人或公司能够动摇2025年时微软已经稳固的霸主地位。
微软一家独大的局面,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想到这里,陈天不禁惊出一身冷汗。
他的目光蓦地落在桌上的台历:
2001年1月10日。
距离春节还有14天。
他缓缓呼出一口气。
幸好,时间还在他这一边。
一切都还来得及。
陈天拿起桌上的座机,分别致电橙天全球五大洲的负责人,下达了同一项指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