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陈天的“胖东来”特质(1 / 4)

加入书签

美洲时间下午三点,市场关于苹果的传闻再度升级。

新一轮的分析显得更为专业,也更具说服力。

米国各路财经媒体从e的业务布局、资金实力、战略方向,乃至陈天一贯的行事风格等多个维度展开剖析。

最终得出一个结论:陈天根本不可能收购苹果,这一切注定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资本骗局。

他们深入审视苹果的业务现状,指出其整体状况对e而言几乎毫无协同价值。

陈天没有理由耗费数十亿美金的天价,去接盘一个持续亏损、前景不明且没有什么值钱“重资产”的烂苹果。

更何况,收购苹果意味着将直接与微软这样的全球巨头正面交锋。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都是一笔百害而无一利的交易。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眼前所谓的“机遇”,实则是一个危险的“死亡漩涡”。

趁现在苹果股价仍在高位反弹,及时止盈或果断割肉离场,才是明智之举。

一旦散户普遍抱持这种心态,抛售潮便接踵而至。

股价既然已反弹不少,不如尽快脱手这只“垃圾股”,尽可能挽回损失。

在这种心理驱动下,市场迅速掀起一波抛售苹果股票的热潮。

下午三点二十分,仅仅二十分钟。

苹果股价已猛跌至5.31美元,不仅抹去今日全部涨幅,更跌破早间5.54美元的开盘价。

下跌速度之快,远超早前的上涨势头。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无论市场上有多少散户抛售,总有一只无形的大手在幕后默默承接每一笔卖单。

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悄然吸尽所有涌出的流动性。

无论有多少卖单挂出,都会被不知来源的庞大资金迅速吞没。

苹果流通股的换手率急剧攀升,引起市场侧目。

就在这时,新的谣言不胫而走:“苹果换手率异常飙升,这是主力在疯狂出逃的信号!”

“主力出逃”四个字如同警铃,瞬间击穿了那些还在观望散户的心理防线。

他们最恐惧的,就是成为主力的“接盘侠”。

这就像水鬼寻找替身才能超生的传说,那个接下最后一棒的倒霉鬼,将永远沉入资本的水底,成为他人解脱的代价。

宁可错过行情,也绝不愿成为那个“替死鬼”。

许多此前抄底的投机散户纷纷加入抛售行列,试图抢先离场。

就在市场陷入恐慌之际,一则火烧浇油的传言开始在散户群体中扩散:

“主力正在加速撤离,只有那些天真的散户还在幻想苹果股价反弹,盲目‘抄底’。”

“主力很快就会完成清仓,将整个烂摊子彻底甩给我们散户。”

由于信息高度不对称,散户作为分散的个体,根本无法看清市场的全貌。

真实的局面恰恰与谣言相反:

大量散户因恐惧被套牢、恐惧成为接盘侠而恐慌性抛售手中的苹果股票。

而另一边,那些散布恐慌的主力非但没有逃离,反而视这场混乱为天赐良机,正不动声色地收集着更多带血的筹码。

市场的流通筹码终究有限。

若无人愿意抛售,主力资金再多,也难以吸纳更多筹码。

而若强行高位吸筹,又会大幅增加自身的吸筹成本。

因此主力惯用手段就是这种:

以散布恐慌方式操纵市场,诱使散户误判形势,在低位抛售筹码,为主力创造低价吸筹良机。

这一切得以实施的关键,并非主力操盘手比散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