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陈天的苹果(2 / 4)
是这笔实实在在的股权收购款。
见无人提出异议,雷君微微一笑,抬手示意:“既然大家没有意见,就请......”
众人相视点头,纷纷在合约上签下名字。
雷君作为陈天的全权代表,也在每一份合同上逐一签字。
当双方交换签妥的股权转让合同,尽管款项尚未支付,但从法律意义上讲,在付款约定期内e已正式持有苹果80%的股份。
苹果,在这一刻彻底易主,真正成为了“陈天的苹果”。
只要陈天不主动反悔违约,此事已再无变数。
签字流程结束后,雷君首先与苹果股东们一一握手。
这一握,象征着他们与苹果的关系正式交割,此后只需静待收款。
而对雷君而言,这也是权力交接的庄重仪式。
随后,他转向苹果的高管团队,与他们握手时更显热情与诚恳。
这些核心成员未来都将是陈天和他雷君的同事与部下。
轮到最后的乔布斯时,雷君神情真挚地说道:“史蒂夫,希望从今往后,我们能同心协力,把新苹果做得更强、更出色。”
这句话,彻底消融了乔布斯心中最后一丝顾虑。
他原本还担心陈天会“卸磨杀驴”,派雷君前来担任董事长夺他的权,待局面稳定后便有可能将自己踢出局。
而雷君此刻的态度,明确传递出他愿与之共治、共同推动苹果成长的信号。
于是,乔布斯也郑重回应:“雷董,我和整个苹果团队,都真诚欢迎您的到来。”
雷君含笑点头:“明天一早我们就向纳斯达克提交退市申请,争取尽快完成私有化,之后的重组与整合工作,还需要你鼎力相助。”
收购苹果这样一家业务覆盖软硬件的国际企业,其整合重组的工作量极为庞大。
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最简单的是业务互补、界限分明的情形。
最棘手的,则是双方业务存在交叉与渗透。
一旦出现业务重叠,就需要对两边进行独立评估,并制定全面的整合方案,涉及团队、资源、产品线、发展方向乃至长期战略的全面对接。
当初橙天收购金山时,两家公司业务路径清晰,橙天只需将金山纳入自身体系,后续注入资源与流量即可,整合过程相对简单。
而如今e收购苹果,双方业务高度重叠,收购后的整合重组无疑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
以电脑业务为例,苹果拥有Mac系统及其专属硬件生态,e则具备自研的MOC系统及相应生态。
Mac与MOC极有可能需要合并,而这必然牵扯到以谁为主、系统兼容性、用户体验优化等关键问题。
如何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苹果迈向更优发展,是整合的核心挑战。
而“精华”与“糟粕”的定义权归属,更是敏感而关键。
若处理不当,两家公司的合并非但无法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反而可能陷入内耗与拉扯。
若真如此,这次收购便将失去其战略意义。
此外,苹果作为成立数十年的科技企业,在硬件、软件领域积累了大量资源与专利技术。
如何系统梳理这些技术资产,实现与e现有业务的有效互补,都是雷君与乔布斯必须慎重面对的重大课题。
乔布斯自然清楚这些工作的复杂性,当即点头回应,并十分识趣地表态:
“一切以雷董的意见为主,我和团队必将全力配合!”
一向固执的乔布斯此刻之所以如此配合,主要有两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