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拍卖(2 / 5)

加入书签

人,张母恰好看到群里的消息,就顺便让他说了。

闵建国二人不知道的是,原本以为在国内好好上课的闵希,二十小时后却出现在他们面前。

整整20个小时,闵希都在系统空间内忙活能量柱事宜。

现在钻杆基本已经满足需求,钻头也满足中期的损耗。

她的主要重心,全放在钻探以及能量柱地下部分的转储装置上。

和海洋温差发电类似的是,地质温差发电也需要工质性变传导转化电能。

只不过前世她使用的是金属“钴”及氧,硫等工质。

这是因为钴的化学性质,极细粉末状的钴,会在300摄氏度以上发生氧化作用,届时粉末状钴会自动燃烧。

当燃烧的钴与其他工质发生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带动能量柱地下部分的涡轮,通过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这些电能会输送至能量柱地上部分的储电装置内,能量柱就会逐渐充盈蓝色光晕。

而地下发生反应的工质,又会在温度冷却后经过还原变化,再度回到底部进行循环反应。

虽说想要维持能量柱的整体循环反应,需要的钴体量巨大,但当时她所处的寄居星本就盛产钴这类金属。

对寄居星政府来说,与其用地下矿产向联邦政府交换日益减少的资源,不如自主研发新型技术。

在这个时代,钴的价格昂贵,但对拥有系统的她来说却不是问题。

只不过,因为能量柱地上部分只能最多建造五百米,相应的地下转储装置也被限制到了最多8千米深度。

而地星的地下8千米,温度只能达到240摄氏度,这个温度无法满足极细粉末钴的燃烧条件,是以她只能另谋他路。

好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验后,终于找到了替代反应的工质,虽然经过调整,反应流程不同星际时代那么精简,但整体运行起来同样顺畅。

单位时间电量转化效率上没有星际时代那么高,只能达到六七成,但反应进程却更加稳定,安全级别上比星际时代的还要高上一分。

一旦这个时空的能量柱运行,即便是地下的总转储开关失灵,也可以通过控制艮长的反应链切断反应。

这比一切反应都在地下高自动化发生,一旦总转储装置及安全断供装置失灵,地上部分就将陷入危机的方案更加安全。

当然,这一辈子,就算有人在能量柱四周再度安插高当量的炸弹,她增加了地心石精粉末的能量柱体表材料,也将丝毫不畏惧。

可以说,当时将能量柱运转整体方案调整后的闵希,心中产生了一种极为怪异的错觉。

就好像,她的能量柱,本就应该是这个时空的产物,此刻的方案才是属于能量柱的最完美的方案。

如同为这个时空量身定做一般。

当然,实际上温差发电技术,还可以直接通过热能转化为电能,不过这一技术更加依赖于半导体这类材料,并且损耗比起能量柱的方案多的多。

在星际时代,类似的温差发电技术,更多应用在微小型设备上,哪怕是营养舱这类中型设备都在提升了待机性能后,逐渐淘汰这类的功能。

想到这里,闵希决定之后等孙学铭成功研发出温差传导装置后,将这个温差发电技术提一提。

虽说这个技术未来会在营养舱发展进程中淘汰,但在这个时空却是绝对新潮的概念。

当然,营养舱本就是绝对新潮的概念,比起一定程度损耗神经系统以及体循环系统的全息设备来说,营养舱的存在可以将这些影响降到近乎于零且使用时间没有限制。

更不提营养舱所具备的医疗保健的功能,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