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已是精锐,可当大用也(5 / 9)
锋一都,此时已然並不追击,铁甲著实沉重,一阵就已力竭,那孙立左右去寻,抬得一个铁甲贼人到苏武面前。
孙立拱手:“將军,此人定是大贼。”
“倒是这个还有脸面,先都运到官道去,到时候让石秀认一认。”苏武说著。
“是!”孙立喜笑顏开,没丟脸,真立功,如此,这军中地位,便也稳住了,不然新人初来,得个正经都头,著实有些不好服眾,虽然没什么人说,但孙立便一直是这么个担忧。
午后,官道之旁,扎了营寨,辅兵们开始埋锅造饭,军中到处都是喜气洋洋,这个在说,那个在吹,情绪更比刚才战阵之中还要高涨。
朱武还有得忙碌,要统计战果,要解决纠纷……
苏武坐在中军大帐,诸多军將列班坐定。
大帐之中,抬来两个大贼。
苏武开口问:“石秀,此二贼,何人也”
石秀起身一礼,似有心中犹豫,却还是开口:“第一个,虽然面目全非,但卑职当面见到了,那是船火儿张横之胞弟,浪里白条张顺。”
苏武点著头:“嗯,二郎说,此贼算你的……”
石秀转头看了看武松,拱手一礼,却说:“此贼武指挥使所得,不敢贪功。”
武松便是起身:“说是你的,便就是你的,你与我一同陷阵,也是奋勇,与你就是,休要多言,教我不喜!”
石秀却见武松当真脸上没有喜色了,便是无奈,又没得多说,只管一礼:“多谢指挥使。”
苏武点著头:“嗯,如此,升你为大队头,月俸加三贯,这一个大贼,赏你一百贯,小贼另算。”
石秀躬身再礼:“多谢將军!”
“这一个呢”苏武再问。
石秀凑近去看,看得几番,开口:“此人,催命判官李立。”
苏武再看石秀,便是点头,心中觉得可以,不错,便说:“嗯,此孙都头之贼也,也赏一百贯。”
孙立立马来说:“將军,此非我一人之贼头,並有几个兄弟一起招呼而杀,当与几个兄弟一起分。”
“那是你的事,你只管去分。”苏武点著头。
孙立嘿嘿一笑:“卑职知晓了!”
石秀闻言,立马也说:“將军有知,张顺之头,也是並了几个兄弟都有份。”
“那也是你的事,你只管去分。”苏武倒是还有了几分欣慰,石秀也学得快,慢慢进状態了。
“其他封赏,只待朱武兄弟慢慢並诸位虞侯文书慢慢统计来,你们也多多帮衬,莫使纷爭,快速定妥,一一发放!”
苏武捨得钱,捨得给的钱一定比別人的更多,但也並不那么多,能让军汉们有个小康,但其实並不能让人豪富。
就好比这十贯钱,能换一头壮牛好牛,也能换一亩地。
但一亩地或者几亩地,在这个时代,並不是一份极大的资產。
原因有二,一来,是这个时代的地,出產不高,三百斤粮食就算不错,不比后世一亩地能出一两千斤的粮食。
二来,即便是这三百斤粮,还要给官府交税,赋税其实沉重,越是这种自耕农,赋税其实越沉重。
反而是大户豪强高门,赋税又不那么沉重。真的一贫如洗,又谈不上什么赋税。这里面门道很多,也涉及社会制度,朝廷制度,再往上,也涉及到朝廷度支之困,以及歷代范仲淹、王安石为何要改革变法……
也就是说,一个自耕农,只靠著自己的地能养活自己一大家子,其实几亩地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至少要二三十亩地往上,才能算是个殷实的自耕农。
这也与这个时代人口少有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