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老了好,老了就看不到了(6 / 9)

加入书签

只是到得千百年后,梁山水泊也好,延芳淀也罢,都慢慢消失在歷史长河里,北方也越来越乾旱,再也不出这种广袤的“淀”与“水泊”的地形了。

乃至千百年后的燕京城,连吃水都困难了,还得南水北调,却是谁又能想得到,宋辽时代,燕京城东,会有一个横跨三四百里的巨大水淀水鸟与鹿,多到望眼都是。

直到后世,一个小小白洋淀,便算是这种地形最后的余暉,便是连白洋淀,也越来越小。

此番水战,梁山占据几大优势,苏武都心知肚明,那么梁山对敌的策略,也就心知肚明。

梁山后山热闹非常,箭矢在射,石砲也打,已然也试著攻了一下山寨关隘,显然並不奏效。

那关隘,哪怕是苏武去了,也一定不会想著去强攻,不仅是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更是士卒前赴后继,捨不得那些人命,便是捨得那些人命,也还不一定攻得上去。

想来高俅,陆路而攻的心思会越来越少。

苏武只管等著就是,他也在筹备粮草,东平府里一些,从大名府里买一些,七八天就弄好了,也不必聚在一处再运,两边直接往济州去,苏武自己,便也启程去济州。

带骑兵一千人,辅兵两千多,押运粮草。

粮草只管往那高俅的本寨一交。

苏武在济州有熟人,便去相会,直去济州的造船厂,宗泽盯在那里许久了。

苏武也去看看,见得宗泽,两人一个相拥,便看那造船厂。

造船厂其实不大,以往主要是给水泊百姓造渔船用的,也给运河上的商人造一些货船。

而今,便是到处在开大船坞,宗泽盯在这里,一切井井有条,到处都是忙碌的人来往往。

宗泽就在码头上,给苏武展示几种船只的图纸。

也说:“这般是艨艟船,这般是快船,这般是战船……”

苏武看来看去,倒也看懂了个大概,如今这水战,还是以撞击与跳帮为主,辅以一些火攻,射箭,拋石之类的手段。

又听宗泽拿出一张新图纸来说:“这是我近来设计的,上面放床弩,放大的拋石机,我称之为平船,就是甲板上平,如此利於远战。”

苏武只管点头:“极好极好,也问,上次来信,河船与海船之別,迟迟不得回信,老相公可是弄清楚了”

宗泽摇头:“弄清楚了个大概,便是也未寻到真正造大海船的船工,所以迟迟未回信,只待我真正寻得那造海船的大工,真正弄清楚了,再来一一作答。”

“那就说个大概。”苏武又问。

“那倒是好说,河道湖泊,一般风浪都小,且水不深,所以,平底即可,可防止搁浅,也好靠码头。但海浪大,就要重心低沉,海深,所以,以尖底船为多……”宗泽如此一答。

苏武恍然大悟:“那可能直接把河船改成海船”

“有待我再来钻研。”宗泽实事求是。

苏武又问:“那渤海风浪大多时候都不大,河船可能使用”

“可,我问了许多人,有人这么干过,只要不出渤海,也可用,但要挑季节挑时候,说是海上的风浪,也分季节与时候。”宗泽点著头。

“那就好!”苏武大喜,这笔巨大的投资,还能有大用。

苏武忽然附耳一语:“老相公,这船只,最后造成了,还当加一道工序。”

“嗯还要加什么工序”宗泽来问,便是苏武陡然也懂得造船了

苏武直接说:“船下,当加铁板,往后可以再拆,但此时一定要加。”

“这是为何”宗泽不解。

“因为,梁山水战之法,其中有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