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起苍西 67.书吏和狱卒(2 / 8)

加入书签

不得不放弃学业做了一个书吏。

    科举考试在东土自近古之初开始实行、迄今已经实行了上千年,但这个名为公平的制度其实在大部分时间里谈不上真正的公平,而那些门阀世族利用自己遍布各个部门的族人门生掌控着会试和部试,就连一些地方豪门也是掌控了乡试,没有任何背景人脉的寒门士子很难凭借自己的才华考取选人以上的功名,除非投靠某个豪门大族。

    在县里的各个衙门中,靠着关系混进来、滥竽充数吃空饷的不少,真正干活儿的不多,所以每到催缴、上计这种户曹最忙的时候,像房奕青这种真牛马都是忙得不亦乐乎。

    然后他发现了一个有点不寻常的情况,那便是本来已经可以划款并且入账的上年度应上缴的税款,却被县上的主簿吩咐暂时按住了。

    每个年度的上缴税款从来都没有过这种情况,从来没有拖欠的情况,这是因为应上缴的税款要比实际征收的数额小了很多,根本就没有必要拖欠时间。

    至于为何实际征收数会更多,这自然是因为县上会加征,多收的部分自然就是用于官员的福利等等,这是人尽皆知但又普遍存在的情况。

    房奕青做事很认真,为此得罪的人也不少,但这毛病就是改不了。所以,他就此事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是这次担任催缴专使的郡丞苏培的意思。

    虽然说这位专使只是露了那么一句话,但县里的县丞、主簿等官员却都是不敢违抗,毕竟他不仅是这次催缴的专使,还是郡丞,就算是县令大人也不敢拂了他的意。

    何况,在这河津县里,很多是也都不是县令大人说了算的,因为县令乃是“流官”,而县丞、县尉、推官、学正等副手才是本地的实权人物。县令说个话,这些实权人物也同意才能落实,要是他们不同意的话,县令说话就等于放了个屁!

    而县里的那些实权人物虽然敢架空县令,但却是不敢招惹军府的人物,何况这位还是苏氏世族的族人呢。

    虽然说那些门阀世族的族人大部分其实就等于是佃户,但既然已经当官并且坐上了郡丞的位置,那么此人在族中的地位就不可能低,哪怕就算之前是庶支出身、此时都已经属于族中比较重要的人物了。

    一个没有家族背景的官员不用惧怕,但苏氏世族的人却是不可小觑。

    一般人听到是专使的意思也就罢了,反正这事跟自己无关,花的也都是公家的钱。但房奕青却是钻了牛角尖,他想到这位郡丞大人之所以要这样做,莫诶是想要自己贪墨这笔达到二十万两以上银币的税款?

    但这是要上缴的税款,县里的户曹一定会要做账的,郡里的户科也会做账,谁也不可能这么公然地贪墨吧?至少也得有个能交待过去的手续吧?

    那么,他为何要这样做?

    不但位居郡丞,而且还是苏氏世族的人,他也不可能缺那一点运费的回扣钱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