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风起苍西 71.抵达京城(4 / 7)
譬如从秦到汉、魏晋、隋唐,没有听说禁卫军不能打的,有时候禁卫军还是作战的主力。说起来,禁卫军的腐化也是从宋开始的。
这是因为以前的禁卫军战士都是由京畿周围的良家子充任,而良家子其实都是大家族的成员,当然其中有一些是地位高、实力强大的家族,而另外一些则是地位不高的家族,不过那个时代所有的家族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人多、听话、组织性强。
在汉末之时,各方诸侯麾下的那些名将,基本上都是带着族人投奔主公的,就连赵云都是,跟后世那种自己一个人投军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那个时代虽然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中原的人口统计数也是大减,但对上异族仍然是拥有碾压式的优势。
有人说以前的异族是因为发展程度低下所以战斗力有限,但要是问一句,后来的异族发展了,那你汉族为什么不发展、不继续领先呢?估计你就没有话说了。
其实,到了世族消失以后,家族变成了更小的家族,就失去了那种组织性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力量,大家渐渐地都变成了一盘散沙的顺民,而朝廷则是更加集权,那些良民都只是想着过自己的小日子,不管谁来统治自己都是一样的,自然也就没有想着发展。而统治阶级则是害怕民众有脑子,所以对于新事物也是严厉禁止,所以才会逐渐落后于周边的异族。
在近代史中,常说清朝是落后于西方才会挨打的,但其实宋朝、明朝哪个不是因为落后才会挨打的?金军的重装骑兵部队所向无敌,你宋朝都干什么去了?还有明朝,一直欠饷的明军比清军的装备后勤又如何?
说宋朝的GDP如何如何高,就算如此,但没有反应到军事上又有什么用?
事实上,宋代以后的落后就是统治者注重对内“维稳”而不注重对外扩张造成的。
平民以及平民出身的官僚,这些人是不可能有心思去对外扩张的。毕竟在年轻做老百姓的时候他们的世界观已经定型,平民的想法就是过好小日子就行了,折腾什么?还不是劳民伤财?就算是国家强大了,与我有什么关系?
所以,皇帝就算有那对外扩张的心思也是孤掌难鸣。
事实上,宋代以后汉族就总是相当于皇族在与周边异族的全族对抗,而皇族本身也是忙于内斗,甚至同为兄弟的皇子之间也是拼得你死我活,所以中原的人再多又顶什么用?
终于,江昊的座船在经过把守水门的御林军审查之后被放了进去,沿着城里的内河行驶了一段后停泊在了内河的码头上。
站在大船的瞭望台上俯视全城,发现这京都大梁城的面积比西京城还要大了一点,不过因为地势太平了显得没有西京城那么有气势。
而且,这大梁城不像西京城那样有北城和南城之分,除了皇宫独占一区外,其他的官署、官员府邸都混杂在各个街区之中,甚至有的权贵府邸就挨着脏乱差的贫民区,或者与某家成天叮叮当当的工坊比邻而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