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6章 一些积极的影响(2 / 2)
这里,动静越小越好。
另外,之前让你去接触沈文静那家自媒体公司,对接得怎么样了?”
“已经对接上了。
对方提了几个合作意向,都是关于城市生活和时尚消费的内容推广,要价不低,胃口很大。”
“跟下面的人交代清楚。
对方不管提什么要求,资金、渠道、人脉,只要我们能办到的,全部满足。
而且,要办得漂亮,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不能让他们感觉到这是我们在刻意输送利益。”
“我们要活在阳光下,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钱要走得干净,人要用得巧妙。”
钱雪宁立刻应下。
“林总放心。
负责对接的是我通过离岸信托在香港注册的一家传媒公司,法人代表是个只认钱的荷兰人。”
“资金也是从东南亚的几个账户,分批次通过七八个不同行业的空壳公司转进国内的。
每一笔款项都签了正规的投资协议,条款上还故意设了几个无关痛痒的陷阱,显得我们这边也不是很专业。”
“整个流程,我请了香港最好的律师团队做了三遍风险隔离。
沈文静人脉再广,再聪明,想从这堆乱麻里理出头绪,查到您的头上很难。
可陆江河不是已经知道了吗?”
林颖看着远方,嘴角有了一丝弧度。
“嗯,我想他应该不会说!”
陆江河这边,在市纪委正式对王海采取措施,督查组那份详尽的报告悄无声息地递交到特定人案头之后,江南新区市政中心地块的事情,便进入了一个水到渠成的阶段。
后续的清查和整顿,已经不需要他再耗费太多心力。
雷霆手段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那些原本还在观望、还在心存侥幸的其他项目负责人,一夜之间都变得格外主动和配合。
之前督查组下去三催四请都交不齐的财务报表和施工日志,现在雪片一样飞进了指挥部的办公室,摞起来半人多高。
、
之前在约谈时还言辞闪烁、百般推诿的承包商,现在天天堵在指挥部门口,排着队要求“向组织主动说明情况”
、“澄清一些误会”
。
没有人是傻子。
之前一些人的下场,就是悬在他们头顶的一把利剑。
一些事通过各种渠道,已经传遍了江州大大小小的工程圈子。
与其被动地被揪出来,不如主动“失血”
,争取一个宽大处理。
破财免灾,总好过人财两空,身陷囹圄。
这是最朴素,也最实用的生存智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