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 退一步(1 / 2)

加入书签

韩光达和周凯之流,是这个战场上的老手,他们的经验来自于多年权力场中的摸爬滚滚,他们的招式已经固化,形成了肌肉记忆。

但陆江河不同。

他的优势,先在于压倒性的信息不对称。

两世为人,他知道这场斗争的最终结局,知道韩光达的堡垒终将倾塌,知道江南新区的脓包迟早要被挤破。

这种预知未来的确定性,赋予了他一种旁人无法理解的底气和冷静。

当别人还在权衡利弊、计算风险时,他已经看到了终点,他所做的,只是选择一条最优的路径走过去。

其次,是他对权力语言的彻底解构与重组。

上一世,他作为一个底层小吏,仰望了权力高塔一辈子。

他有足够的时间和距离,去观察、去分析、去揣摩那些云端人物的每一次讲话,每一个用词。

他像一个语言学家研究部落土语一样,研究着官场的“黑话”

与“潜台词”

,洞悉了每一个词语背后所捆绑的权力和利益。

他明白,当一个领导说“我们来研究一下”

,可能意味着“这件事就到此为止”

;当他说“我个人保留意见”

,可能意味着“我坚决反对,你们谁敢同意试试看”

更重要的是,他的脑海里,有一个不知疲倦的“虚拟推演模型”

上辈子清闲时,外加过去的几年里,他的大脑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高强度的思维演练。

他将所有可能遇到的对手,所有可能生的场景,都纳入了自己的推演模型。

韩光达会说什么,周凯会怎么反击,其他常委会怎么站队,他都已经在脑海里预演了成千上万遍。

每一种可能性,都对应着数种应对策略,每一种策略又引出新的分支。

这种“认知预演”

,让他在实际交锋时,根本不需要临时思考,所有的反击,都像是从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中,瞬间提取出的最优解。

所以,周凯的每一次出招,都在他的预料之内。

他抛出的每一个概念,都恰好能落入陆江河为他准备好的语言陷阱。

这种降维打击,是周凯和韩光达这些身在局中的人,永远无法想象和理解的。

这,就是陆江河最大的金手指。

“好了。”

文兴海沉稳的声音打破了会议室里那几乎要凝固的寂静。

他用指关节轻轻敲了敲桌面。

“今天的议题,是讨论江南新区项目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不是开辩论会。

江河同志有想法,有锐气,这是好的。

周市长考虑问题周全,顾全大局,也是我们决策时必须参考的重要意见。

大家的出点,都是为了工作。”

他三言两语,便将刚才的针锋相对,定性为“工作方式的探讨”

,给周凯和陆江河都铺好了台阶。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着的韩光达,像是终于从刚才的窒息感中缓了过来。

他脸上甚至还挤出了一丝笑容,望向陆江河。

“江河同志的锐气和思路,确实让我这个老家伙,大开眼界,也深受教育啊。”

他先是自嘲一句,姿态放得极低。

“看来,我们这些老同志,思想确实有些僵化了,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节奏了。

刚才我说的那些困难,都是客观存在的。

但江河同志说的也对,不能因为有困难,就不去想办法解决。”

他的话锋急转,让在场的人都有些意外。

“我看这样,为了既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能为项目注入新的活力,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