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8章 罩不住(1 / 2)
“市里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就是看中我干过基层,能啃硬骨头。
可这块骨头,太硬了,几乎要把我的牙都崩碎。
你主意多,脑子活,帮我想想,这局怎么破?”
陆江河又吃了一口面,将一盘刚端上来的牛肉片悉数拨到了王明的碗中。
他抬起头,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办法倒也不是没有。”
“王区长,你刚才说的三个问题,人、地、钱,其实是一个问题。
你把它们拆开来看,自然是千头万绪,无从下手。
但如果你把它们捆在一起,当成一个整体来运作,那它就不是问题,而是机遇。”
王明眉头一挑,示意他继续。
“先,不要总想着‘搬迁’,要想着‘置换’。
江平区那些老厂房占的是什么地?是市中心的黄金地段。
这些地如果拿出来搞商业开,价值多少?这笔账,比我算得清楚。”
“其次,不要总想着‘政府主导’,要想着‘市场运作’。
这么大一个项目,光靠政府财政,肯定玩不转。
要把这个项目打包,做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陆江河放下筷子,用茶水在桌上画了一个圈,又在圈里画了一个圈。
“外面的大圈,是江平区老厂区的土地开权。
里面的小圈,是江南新区新工业园的建设和运营权。
把这两个圈,打包成一个项目,向市场公开招标。”
“谁想拿下江平区那块肥肉,就必须先把新区这个骨头啃下来。
建设新工业园,安置所有职工,解决所有历史遗留问题,这是拿到老厂区开权的前提条件。”
“这样一来,钱的问题,就从政府的负债,变成了企业的投资。
人的问题,也从政府的包袱,变成了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地的问题,就更简单了,企业自己去跟新区管委会谈,它为了拿到整个项目,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
到时候,就不是你求着韩光达,而是他要求着投资方了。”
“当然,这里面有很多细节需要敲定。
比如,职工安置的具体方案,要写入招标合同,一比一安置,或者提供优厚的补偿金和再就业培训,必须有硬性指标。
再比如,老厂区的土地规划,不能让开商为所欲为,商业、住宅、公共绿地,要提前做好规划,实现区域价值最大化。”
陆江河说完,端起碗,把剩下的面汤喝了个干净。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思路。
我对江平区的具体情况不了解,很多细节还需要你们区里去填充和完善。
王区长你经验丰富,具体的步骤怎么走,肯定比我清楚。
说到底,无非就是资源整合,利益捆绑,用未来的收益,解决眼下的难题。”
整个面馆里依旧人声鼎沸,但王明却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安静了下来。
她看着陆江河,看了很久。
两年前,在江城县,她就觉得这个年轻人身体里蕴藏着一股旁人无法企及的能量。
如今,这股能量非但没有被官场的迎来送往所消磨,反而变得更加凝练,更加锋利。
“从我第一眼见你,我就知道,你是个干大事的人。”
“江南新区这块硬骨头,交到你手上,算是交对人了。
想把这盘棋下活,光有想法是不够的,还得有你刚才说的那份魄力。
把两个区的核心利益捆绑在一起进行市场化运作,这中间要协调的关系,要顶住的压力,何止万千。
江平区这摊子事,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敢这么想,更不敢这么干。”
陆江河笑了笑。
“当年在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