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世纪的科技飞跃(设定补充)(4 / 5)

加入书签

他们对实验设备进行了调整,改用可控声波发射器直接向机械人发送声波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奇特的现象出现了:机械人能够吸收声能,并将其转化为电磁脉冲反馈回来。

为了更深入地探究这一能力,研究人员选取了一段标准音叉的440Hz声波进行播放。刹那间,机械人的表面开始微微震动,随后回传了同一频率但强度增强的信号。

这一现象证实了机械人具备“声音 - 能量”转换的能力,也为后续与机械人的沟通提供了新的思路……

确认了机械人对声音的特殊反应后,科学家们开始尝试教会它使用人类语言。

他们将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的语音库,包括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和阿拉伯文,转换为声波信号,通过扬声器持续播放给机械人“听”。

然而,机械人的首次模仿尝试并不成功,发出的是一阵失真的杂音,宛如早期语音合成器发出的机械音。

不过至少确认了机械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学习”。

面对这一现象,研究人员不仅未气馁,反而有了新的希望,他们迅速调整策略,改用“单词 - 能量脉冲”配对法。

例如,当发送“光”这个单词的语音时,同时输入一束可见光,试图促使机械人关联语义与物理现象。

这个过程犹如教幼儿认识世界,需要极大的耐心与细心。

在许久的调试里,关于这个机械人的交流实验24小时连轴转,各国的社会学家,语言专家齐上阵。

随着各种词汇的配对法的持续进行,机械人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逐渐提升。

研究人员开始对其进行简单问答测试。当使用英语提问“一加一等于几?”时,机械人用声波传回了“二”的英语音频。

而当询问“什么是氧气?”时,它回传了一段模拟O?共振频率的分子振动声波。

虽然机械人能够给出答案,但发音仍不够自然。

于是,研究人员引入了AI语音识别系统,对机械人的发音进行实时纠正。

通过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机械人的语言表达逐渐向自然人类语音靠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