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通往地球的星图(4 / 5)

加入书签

生产线里,找到还可以使用的仪器,着手搭建太阳光谱特征识别系统所使用的检测器。

可恶的杰顿……你看看你都保护了些什么?

哦,你是来保护潘多拉的啊。

那没事了……

不过他们还是临时找到了一批仪器,短时间内装配了一台衍射光栅光谱仪,分辨率勉强能用,这一设备至少可以检测太阳作为G2V型恒星的独特光谱特征。

也就是铁线(Fe I 525.02n)、钙HK线(396.8n / 393.3n)以及氢巴尔末线系(Hα 656.3n)等特征谱线,相当于太阳的独特指纹。

只要能准确捕捉到这些光谱特征,就相当于找到了通往地球的又一个路标。

再之后就是氢脉泽原子钟

在时间精度方面,氢脉泽原子钟成为了不二之选。

它拥有令人惊叹的稳定度,日漂移率仅为1×10^-15,并且携带了地球国际原子时(TAI)基准频率9,192,631,770 Hz。

这就如同一个精准的节拍器,为整个定位系统提供了稳定而准确的时间基准。

时间同样在宇宙中定位的关键坐标,可不能出半点差错。

虽说人类不知道杰顿该如何“航行”到地球,但是他的要求是必须要满足的。

至少傻瓜式操作,还有能够0基础简单理解在宇宙航行的基本信息是必要的。

毕竟在一个庞大的宇宙,这个三维空间内,各个星球每分每秒都在变化位置,只有相对坐标可以参考,还有在漆黑一片的空间里,东西南北也不是那么容易分辨的……

至少人类依旧是参考自己的视觉系统,他们无法想象杰顿对于外部空间光线的敏感程度与识别能力。

他们也无法理解“宇宙恐龙”的含金量。

至少做到让普通人类使用起来满意才行,这样才可以让杰顿使用。

不仅要确定定位的梳理与计算软件编程、核心组件,还有接下来的多普勒频移修正

由于天体的运动,信号会产生多普勒频移,这就需要进行修正。研究人员们通过测量目标星系中中性氢21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