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撞击的是什么东西?(2 / 4)

加入书签

浆当然都汇聚了……”

“不对啊……是地底深处一公里以下的高热能量脉络图……”

“什么鬼?数据是不是有问题啊!”

“对啊,总不可能是东京……形成了一个新火山吧!”

众人一头雾水,毕竟此时对内部的环境还没有完全探索清楚,两眼一抹黑,谁也不知道里面的情况。

与此同时,由美方提供的全地形裂变物质检测机器人也在向着爆炸中心艰难前行。

搭载着高纯锗γ谱仪和中子闪烁体探测器,能在辐射剂量率高达500Sv/h的致命环境中,顽强地坚守4小时。

其履带式底盘作为钢铁铸就的脚掌,跨越300°的熔岩斜坡,借助激光扫描敏锐地识别安全路径,巧妙地避开温度大于800°C的危险区域,一步步向着灾难核心迈进。

不止是地面搜索,还有空中的特化型号采样飞艇,洛克希德·马丁HAA氦气飞艇高高悬停在20公里的高空,垂降下抗拉强度达50GPa的碳纳米管缆绳,小心翼翼地采集坑心气体样本。

这根直径仅3厘米的超级绳缆,其强度足以吊起整座东京塔。

绳缆末端的采样舱如同深海探测器般缓缓下降,舱体表面的热电效应装置将周围400℃的高温转化为电力,维持着内部精密仪器的运转。

“检测到异常气体成分!”

“辐射是正常值的17倍,还有……还有痕量的星际尘埃标记物!"

分析模块中的质谱仪目前已经检测到异常峰值,证实了撞击体中含有星际物质,为这场灾难的研究提供了一些信号。

……

在距离爆心3公里的熔岩区,此刻已经处于巨大“盆地”区域了。

几台经过防辐射改装的机器人正排成楔形阵列前进。

他们每条机械腿都配备了液态金属关节,能在800℃的环境中保持灵活运动。

同时背部的合金屏蔽舱内,探测器正以每秒百万次的频率扫描着周围环境。

“发现放射性异常区!”

“标记坐标34.87°N, 139.65°E,辐射剂量率超过500Sv/h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