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总结经验(1 / 3)

加入书签

杨开看着大棚里有些被冻得萎靡的蔬菜,眉头紧锁,说道:“现在国内还没有大棚种植技术,咱们也处于刚开始,这大棚的保温问题必须得解决,不然蔬菜都得遭殃。”

回到村里的会议室,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解决大棚保温的办法。杨开率先发言:“我觉得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增加覆盖物。就像之前说的,在大棚外面加盖一层草苫子。草苫子能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晚上把它放下来,能有效阻止大棚内的热量散失。”

杨民点头表示赞同:“这方法可行,草苫子成本也不高,而且咱们可以组织村民自己动手编,既省钱又能增加大家的收入。”

一位年轻的村干部提出疑问:“杨开,这草苫子虽然能保温,但它比较重,时间长了会不会把大棚压坏啊?”

杨开解释道:“这个问题咱们可以考虑加固大棚的骨架。用更粗更结实的竹竿或者木头来搭建骨架,增强大棚的承重能力。而且在铺设草苫子的时候,可以采用分层铺设的方法,让重量分布更均匀。”

接着,杨开又说:“除了草苫子,咱们还可以在大棚内悬挂反光幕。反光幕能把阳光反射到蔬菜上,增加光照和温度。我在外面见过,效果还不错。”

村长摸着下巴,有些犹豫地说:“这反光幕得花钱买吧,咱们村里资金有限,能负担得起不?”

杨开说:“村长,咱们可以先买一部分,挂在几个关键的大棚里做试点。看看效果,如果好的话,再想办法筹集资金扩大使用范围。而且反光幕能用好几年,长远来看,还是划算的。”

这时,一位老村民开口了:“杨开,我听说有些地方在大棚里生炉子取暖,咱们能不能也试试啊?”

杨开思考了一下说:“生炉子取暖是个办法,但有一定的风险。一方面,燃烧煤炭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如果通风不好,会对蔬菜和人都造成危害。另一方面,生炉子需要专人照看,一不小心就容易引发火灾。不过,咱们可以做一些改进。可以采用水暖加热的方式,在大棚外建一个小锅炉,通过管道把热水输送到大棚内的散热片上,这样能均匀地提高大棚内的温度,也比较安全。”

杨民兴奋地说:“这个办法好啊,虽然前期投资可能大一些,但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温问题。”

杨开又补充道:“而且在建造锅炉的时候,可以考虑利用村里的一些废弃材料,这样能降低成本。同时,咱们要安排专人负责锅炉的操作和维护,确保安全。”

大家听了杨开的话,都觉得很有道理。

最后,杨开总结说:“解决大棚保温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咱们多种方法结合,逐步完善。咱们先按照这些方案实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相信一定能找到最适合咱们村的保温办法。”

杨开皱着眉头说:“现在国内大棚种植技术刚起步,咱们得想办法降低成本,这样大家才能有更多的收益。”

回到村里的会议室,一场关于降低大棚种植成本的讨论热烈地展开了。

杨开首先发言:“咱们可以在肥料上做文章。现在咱们用的化肥价格不低,而且长期使用对土壤也不好。咱们可以利用村里的牲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制作农家肥。”

村长有些疑惑地问:“杨开,这农家肥能行吗?效果会不会比化肥差很多?”

杨开耐心地解释道:“村长,农家肥虽然肥效来得慢一些,但它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长期使用对蔬菜的生长非常有好处。而且咱们村里养了不少牲畜,秸秆也有很多,这些原材料几乎不用花钱。咱们可以在村头建一个堆肥场,把粪便和秸秆堆在一起,经过发酵处理,就能变成很好的农家肥。”

旁边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