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了张世豪从袁绍手中接任盟主的消息,正在秘密挖掘大汉皇帝坟墓的李儒,立即就回了洛阳城。
作为这个时代顶尖的谋士,李儒立即从联军盟主的调整中,感受到了张世豪攻破虎牢关的决心。
这对于李儒而言,几乎相当于噩耗了。
在董卓焦急的派出了四五路催促李儒回来的人马,李儒终于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
相国府,大厅内。
董卓坐在主位。
董卓看着李儒终于回来了,顿时感觉找到了主心骨,忙道:
“文优啊,你总算是回来了,那张世豪要与咱家死磕,你说,咱家现在该怎么办啊?”
董卓忧心忡忡、有些焦急对李儒问道。
李儒见董卓的表现,倒是并没有说什么,任何人做了张世豪的对手,怕是都有些坐卧难安,这种感觉就仿佛是把对手换成了项羽、韩信、卫青那种感觉。
“迁都,迁都势在必行了,迁都长安,能够暂避诸侯联军锋芒,并且,能够抵消掉这些世家豪族们对朝堂的影响。”
李儒斩钉截铁对董卓说道。
董卓听到李儒这话,顿时点了点头,他也认为应该迁都,迁都长安。
这一点,李儒之前已经和他详细的分析过了。
主要有两点好处。
其一,就是能够暂避诸侯联军锋芒。从洛阳到长安,并不是一马平川,一片坦途,而是有不少险关要塞,其中函谷关便在长安与洛阳中间。
函谷关,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正是凭借着函谷关,阻挡了东方六国多次联合兵伐。
函谷关,崤函古道,足以让诸侯联军感觉进攻困难重重。
其二,便是能够削弱世家豪族的势力,让自身的势力更强大。为何如此说?因为,在洛阳,这些世家经营太久了,势力很庞大,但是,若是迁移到了长安,世家在洛阳经营的根基直接倒塌,倒是他董卓,因为长安更加接近他原来的大本营西凉,威势与势力便更庞大了。
可以说,迁都,会让他董卓整个让困难的局势,变的晴朗无比。
“那文优,我们是要立即迁都吗?什么时候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