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各方困局(1 / 5)
蔡州城头的风带着雨后的湿冷,黄蓉用袖口擦了擦额头的雨水,望着城外蒙古军营的方向。连续三日,塔海的营垒都静悄悄的,只有巡逻的骑兵往来穿梭,再无之前的猛攻之势。
“黄帮主,塔海这老狐狸,怕是真被咱们唬住了。”张威走上城头,手里提着一把湿漉漉的长刀,“这几日他们连斥候都派得少了,显然是怕孟将军从四川杀回来,抄了他们的后路。”
黄蓉点点头,眼中却无半分轻松:“越是平静,越要当心。塔海是沙场老将,不会一直被动防御。他现在按兵不动,要么是在等援军,要么是在酝酿更狠的招数。”
她转头看向城内,郭靖正带着士兵加固城防,动作沉稳,脸上的阴霾比前几日消散了些。那日争吵后,两人虽未明说和解,却也默契地放下了芥蒂——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个人的恩怨终究要让位于家国大义。
“张将军,陈将军,”黄蓉道,“黄州运来的粮草,还能支撑多久?”
陈涛上前一步,拱手道:“回黄帮主,加上蔡州本地筹措的,足够支撑一个月。只是……蒙古人若一直围而不攻,我们的兵力损耗怕是难以补充。”
黄蓉沉吟片刻:“丐帮弟子已经探出,塔海的粮草也快见底了。他比我们更耗不起。只要我们守住蔡州,拖到蒙古人粮尽,便是胜利。”
话虽如此,她心中却隐隐有些不安。孟珙在信中说已调拨粮草支援,可江陵到蔡州的路途遥远,又怕史嵩之在中间作梗,能否顺利抵达还是未知数。
这份担忧,同样萦绕在江陵帅府。
孟珙靠在榻上,脸色比前几日更加苍白。亲卫正在为他擦拭手臂上的针孔——为了强撑精神处理军务,他只能靠汤药和针灸维持体力。
“黄州的粮草,都装上船了吗?”他声音微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回大帅,已经装了二十船,由五百水师护送,明日一早就出发。”亲卫低声道,“只是……史相公那边又派人来问,说淮东也缺粮,想让咱们分一半过去。”
“给他?”孟珙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告诉他,蔡州的粮草,一粒也动不得!若他敢阻拦,就说是我的将令,出了任何事,我一力承担!”
亲卫不敢多言,连忙应声退下。
帐内只剩下孟珙一人,他望着榻前的舆图,手指在蔡州和临安之间缓缓划过。蔡州的局势暂时稳住了,可临安的牢狱里,还有他最放心不下的儿子。
临安,京城大牢。
潮湿的牢房里弥漫着霉味和血腥味。孟之缙趴在冰冷的草垛上,背上的伤口被盐水浸泡过,火辣辣地疼。狱卒刚刚离开,那带着狞笑的脸,还在他眼前晃动。
“呸!”他咳出一口带血的唾沫,眼神却依旧倔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