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神将降临(1 / 5)
利州城头的风带着寒意,孟之继凭栏远眺,目光掠过西南方向的群山。邓州、蔡州的危局虽解,但他心中的弦却绷得更紧——成都和重庆的蒙古军虽未发动大规模攻势,可斥候传回的消息显示,那些分散的蒙军正在悄悄集结,如同蛰伏的猛兽,等待着扑击的时机。
“将军,成都方向的蒙军已退守绵州,重庆的也缩回了合州,看样子是要重新整合兵力。”木杰站在一旁,语气凝重,“利州虽隔断了他们的南北联系,却也激起了他们的凶性。”
孟之继点点头,手指在城砖上轻轻敲击:“他们在等。等汉中的塔海和阔端喘过气,等新的指令,也等一个能一举夺回利州的机会。”他知道,平静只是表象,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这份预感,很快便成了现实。
汉中蒙古军帅府,连日来的低气压被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当一名身披黑色铠甲、面容刚毅的老将走进帅府时,塔海和阔端都不由自主地迎了上去,神色中带着敬畏。
来者正是速不台,蒙古军中与木华黎并称的“二神将”之一。他年过六旬,却依旧精神矍铄,眼神锐利如鹰,身上那股久经沙场的煞气,让满室的将领都暗自屏息。
“速不台将军,您怎么来了?”阔端上前见礼,语气中带着一丝意外。速不台久居漠北,负责西征战事,极少涉足川蜀。
速不台摆摆手,声音洪亮如钟:“大汗听闻川蜀失利,利州失守,特命我前来助你们一臂之力。”他目光扫过帐内的舆图,最终落在利州的位置,眼中闪过一丝冷芒,“孟之继……这个名字,倒是有些耳熟。”
阔端闻言,脸色微变,看向速不台的目光中多了几分复杂。他知道,速不台与孟之继之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旧怨。
那是1237年,孟之继还是个未满二十的少年。当时他为了给蛮龙军筹措战马,曾深入蛮地,后又为获取四川的盐铁以交换马匹,竟带着荆襄部队,配合时任四川制置使的杨恢,趁蒙军对蜀地不熟之际,发动突袭,连克数城,硬生生收复了不少失地。
那时驻守川蜀的蒙军主帅,正是阔端和速不台。孟之继利用他们对地形的陌生,设下埋伏,不仅击退了两人的反扑,甚至在一次夜袭中,趁乱擒获了轻敌冒进的速不台。
虽然后来因四川制置使换任,杨恢调任,王遂接任之初局势混乱,速不台趁机逃脱,但那短短数日的被俘之辱,成了这位蒙古神将心中难以磨灭的烙印。
“将军还记得那年的事?”阔端低声问道。
速不台冷笑一声,握紧了腰间的弯刀:“怎么不记得?一个毛头小子,靠着地形之利侥幸得手,也敢称勇?当年让他跑了,今日正好一并清算!”
塔海在一旁听着,心中暗喜。速不台的用兵之能远在他之上,有这位神将坐镇,再加上阔端的谋略,对付一个孟之继,应该不在话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