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回忆(1 / 2)
程诗节那端发完声明后,又在网上炸起轩然大波。
粉丝数飙升,因此又多了骂她博热度的名头。
她已然不在意,只希望这件事能尽快过去。这晚她没有回家,住所附近应该有人蹲守;林净家也不能去,风口浪尖上还是别再牵涉人进来。
她决意去住酒店,还是麻烦林净带一些新的衣物和洗漱用品。这个样子,明天见不得人。
林净效率很快,熟悉她的尺码,还贴心地带了她最爱的桂花糕。心情低落时,甜食可以舒缓情绪。
整个人在浴池里放松,温热的水浸润早已疲惫的肌肤。程诗节半靠在池边,她和韩黎生的过往很简单,在车上时早在脑边放映好几回,但在身体如此轻松的此刻,她还是不免想起他。
是她艰难时光里的支撑。
去年程诗节刚调到《晚间新闻》做主持人,压力很大。老牌节目想要推陈出新,第一件事就是拉来年轻主持人。在这个物欲横流、娱乐至上的时代,电视节目要想不被后浪拍打,就要有新颖但不失传统的点,稳住老一辈的观众,吸引年轻人回归新闻节目。
节目策划有导演和编导,程诗节要学习如何把新闻播得清楚流畅、有分寸,这一点在她快十年的播音主持学习工作中稳扎稳打,只为了现在。
晚间新闻讲究新颖和时效性,有时新闻经过拍摄、编辑、制作、审稿和再修改和播出的时间非常紧凑。开播以后,她手里编辑好的新闻常只占直播时间的三分之二。程诗节只能硬头皮、神态自若地念着稿件。一旦已审核的新闻没有送到播出线,她需要以口播的形式将新闻播报出去。
演播室外同事们争分夺秒送审新闻,她在镜头前稳住时间,压力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程诗节还要做直播前的准备工作,看串联单、备稿、化妆。作为专业的播音主持人,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是基本要求。她对自己要求严苛,不希望直播出现口误。
那是她从业以来甚是艰难的时刻,从幕后新闻配音转到地方台前的新闻主持,再到如今总台的《晚间新闻》,她不愿辜负每一份对她的期望。
韩黎生会拿他自己做例子,鼓励她再坚持一下。他踏进演艺圈实属偶然,也是大器晚成的翘楚。不是专业的演员,他去上戏剧课;有评论说他台词不行,他对台词精雕细琢;但是圈内的各种原因,他的大部分剧都是配音,多为人诟病。
他也想再上一层楼,这样很多事情能自己决定。
两个人互相鼓励,倒也撑到现在。
回忆到此还是令人向往的美好,手机铃声响起恰好拉回她的思绪。是个陌生号码。
程诗节看着闪烁的屏幕,心里明镜似的知道那就是韩黎生。停顿片刻,她还是接通了。
耳边传来熟悉的清澈温柔,“谢谢你给了我最大的体面,没有拦下营销号是我的问题。”这声音曾安抚过她一次次从崩溃边缘回头。
“这样处理对你我都好。”可惜也只能止于此了。
那端有些小心翼翼,犹豫片刻开口:“你......还好吗?”
“还好。”
“注意安全,剩下的事我来处理。”
“好。”
话题停住,电话两端是长长的沉默。浴池里的水有些凉了,引得程诗节一个寒蝉,也让她清醒,“遇见你很幸运,谢谢你之前所做的一切。韩黎生,再见了。”
说完她立刻挂上电话。如果没有爆出绯闻,如果韩黎生敢于承认,如果......一切的一切都会不一样,可是世上之事皆有定数,不存在如果的如。
事业和爱情,还是前者牢靠,面包能果腹;爱情这虚无缥缈的风筝,需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