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周瑜轻取柴桑,孙权败走秣陵。(2 / 3)

加入书签

援都做不到。

无他,湖口位置的大火,反倒成了江东方面的阻碍。

在火船沉没之前,根本就没办法通行,江东也就只能干看着...

“主公。”

诸葛瑾深吸一口气,一步跨到近前,提醒道:

“现在不是发怒的时候,需要您立即做出决断!”

孙权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反问道:“子瑜有何高见?”

“撤。”诸葛瑾不假思索道:“趁着湖口的火船阻拦,主公应该率军撤退。”

“嗡嗡嗡...”其他文臣武将瞬间炸锅。

“诸葛先生。”程普忍不住道:“就这么灰溜溜败走?”

“不然呢?”诸葛瑾反问道:“老将军是能率军夺回柴桑,还是能在鄱阳水战正面击败周瑜?”

程普顿时被噎的哑口无言...

率军夺回柴桑?

且不说湖口有火船阻拦,就算没有阻拦,江东军真能冲过去救援柴桑?

水战正面击败周瑜?这个更不敢想!

江东方面本就兵力稍弱,柴桑又损失三万大军,此消彼长之下差距更大。

再加上程普自问,水战绝非周瑜对手,就更没这个自信心。

“救不了、打不过。”诸葛瑾再问道:“不趁着此刻赶紧离开,难道留在原地等死吗?”

“可是...可是...”

程普一脸不甘,但可是半天又说不出个所以然。

道理都懂,但骤然面对惨败,直接落荒而逃,情绪上难免天然抵触。

“没什么可是!”

孙权突然开口,打断二人之间的争执,当机立断道:

“撤,立即撤回秣陵!”

作为君主,孙权还是非常拎得清。

知道眼下大势已去,便好不拖泥带水撤退。

撤,还能选择死守秣陵老巢。

不撤,那就只能在鄱阳湖等死。

没人有信心在宽广的鄱阳湖上,通过水战正面击败周瑜,而且还是以少胜多。

认清楚现实之后,孙权选择及时止损,速速返回秣陵进行备防。

争取在周瑜兵临城下时,做好一切守城的准备工作,争取坚守更长更久的时间。

眼下,曹操那个遥遥无期的承诺,反而成了孙权唯一的盼头。

死守秣陵,争取拖到曹操拿下西北,然后发兵救援江东。

“当当当...”

清脆的鸣金声响彻鄱阳湖,剩余的江东军开始撤退。

最终,孙权舍弃岸上的三万江东军,带着剩余的七万大军,灰溜溜离开战场。

“主公,孙权跑了。”庞统乐呵道。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没等周瑜开口,孙绍就咬牙切齿道:

“之后攻破秣陵,我要亲手擒下孙贼!”

只要一提起孙权,孙绍绝对是怨念满满,小时候早得罪可一点都没忘呢。

周瑜没说什么,安慰地揉揉孙绍脑袋,招呼道:

“走了,咱们进城。”

柴桑已经没什么动静,估计城中大局已定。

凌统率领亲兵护卫,簇拥着周瑜直奔城中而去。

城内。

三万江东军憋在城头,下去的退路早就被荆州军堵死,两侧的台阶都被封住。

跑都没地方跑,除非直接从城头往下跳。

荆州军方面并未冒冒失失进攻,围住之后就保持现状。

毕竟,诸将大部分都出自江东,面对江东士卒不会有斩尽杀绝的心理。

说不定,其中还有各自昔日的麾下呢。

最好的局面,无疑就是尽数招降,把这三万江东军转化成自己人。

若是换作其他对象,一口气招降这么多人,或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