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做豆腐(二)(1 / 2)

加入书签

“阿娘,温水兑好没,爹把磨好的豆浆提过来啦!”

“来了,来了。”

杨氏端出温水倒入桶里,等把沉底的豆渣搅拌均匀,就可以开始过滤部分了。

一勺一勺的豆浆被杨氏舀进摇晃起来的布袋里,两次、三次,豆渣与豆浆被分离开来。

珍惜粮食的老太太无奈道,“这些豆渣就扔了?哎呦,这还是今年的新鲜黄豆呢!丢了怪可惜的。”

知道节俭的老太太不舍得扔,林安言就回头说到:“奶奶,我们还可以把这豆渣做成包子呢,不可惜。”

“那就好,那就好。”

过滤出来的生豆浆被杨氏倒进锅里,林安言走到灶口对林安西说:“二哥,多加些柴火,用猛火煮沸才好呢。”

林安言的嘱咐让灶里的火瞬间旺了起来。

为了防止豆浆在煮的过程中溢出锅,杨氏还要站在旁边不时的搅拌一下。

火越烧越旺,豆浆也越煮越香。

咕嘟咕嘟的泡沫升起,煮了不一会儿,生豆浆变成了熟豆浆。

无事可做的林安南只能跟在自家妹妹身后,走来走去,“妹妹,我觉得这个豆浆可以喝了,你说呢?”

林安言:“是呀,可以喝了。”

刚听完这句话,林安南转身就拿起碗想要去盛。结果林安言跟着说了一句,“你是喜欢喝豆浆呢?还是喜欢吃豆腐呢?”

林安南撅着个嘴,“那我把碗放回去吧,我还是更喜欢吃豆腐。”

等熟豆浆稍微放凉,林安南就拿着盐卤开始了做豆腐最重要的一步。“阿娘,你顺着一个方向把这豆浆搅起来,我来点浆。”

顺时针转起来的豆浆漩涡里,把盐卤水慢慢加入。“阿娘,看到豆浆开始粘勺子后,就可以放慢一些速度了。”

“哦。怎么豆浆还没变成豆腐?哎,你们快看,出现豆腐花了。快看,快看。”豆腐花的出现把一家人都吸引到了盆边。

林安东忍不住出口到,“这豆腐还真做成了。妹妹可真厉害。”

“好啦好啦,我们这时候快把盖子盖起来。等一炷香后,它就可以变成我们常见的豆腐脑了。”

果然,等再打开盖子,白嫩嫩的豆腐脑就成型了。

铺上棉布的木格被放到一旁,一勺勺鲜嫩细软的豆腐脑舀进去,再用长长的棉布包好,压上重物,等其中的水分流出,豆腐就成型了。

“压上石头,豆腐基本上就算做成功了,等会儿我们打开来,就是集市上卖的豆腐了。”

虽然大家都想守在一旁,亲眼看着豆腐出格。但这一上午忙碌下来都太累了,“行了,都快去休息吧,乖孙女说做好了,我们就等会儿再来看。”

匆匆吃完中午饭,疲倦的林家人谁也没去睡。就愣愣的坐在堂屋,都不肯去歇着。

林安言见都是这反应,就坐在凳子上,给家里人普及起豆腐的知识。

其实除了盐卤可以点豆腐,用石膏也是一样的。

盐卤点的豆腐白净中偏黄而且质地更粗糙,一般被人叫做老豆腐。它口感柔韧,豆香味儿浓郁,但也比较硬。

而石膏点的豆腐呢,颜色洁白,细腻光滑,吃起来也是软软嫩嫩的,所以一般被人叫做嫩豆腐。

不过软硬的口感也可以通过压豆腐的时间来控制。

“家里这次做的就是老豆腐,晚上我就可以给你们做煎豆腐,炸豆腐了。卤豆腐时间不够,只能明天做了。”

晚上的饭菜难得这么丰富,几个盘子里装着各式的豆腐菜。

裹上鸡蛋液煎过的豆腐和木耳一起炒;食茱萸和花椒炒成的简版麻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