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两个着急的母亲(1 / 2)
其实文清策的家境很好打听,毕竟文清策是被大家从小关注着长大的人。
文家确实不富裕,一家人都有一份放不下的傲骨。
自从文清策的爷爷拿起书的那一刻开始,他爷爷就认为自己是个读书人了,不该在地里除草种植,干些下等人干的体力活。他爷爷就这么靠着父母省吃俭用的几个钱,读了一辈子书,当了一辈子童生。
等文清策的爹考起秀才时,文家才算有了一些银钱,毕竟秀才能教人读书,收束脩养家,比他爷爷靠给人写信赚钱稳定得多。
杨氏迫不及待的问道,“那他娘呢?”
端起茶喝了一口后,古玉才不紧不慢地说到。“她娘挺好的,照顾着一家老小,无怨无悔。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他娘看不起商人。”
林奶奶:“是看不起那些不好好经商的商人吧,他们家都是书生,难免清高了些。不过没关系,我们家清清白白,跟那些人可不一样。”
古玉很想直接说清楚吴氏是个怎样的人,不过,从别人嘴里说的永远比不上自身经历过的更加印象深刻。所以古玉忍住了,他还好心的补充道。
“林奶奶,杨姨。你们不是想想提前查探查探吴氏是个什么样的人吗?吴氏这段时间常常来店铺里买豆腐,只是你们都没在,所以不知道。”
杨氏:“那行,我们这两天去店里看看再说。”
想看女婿的不只有林家人,秀平府的沈氏同样在考虑这件事情。
遇花把这段时间收到的信件都递给了沈氏,“夫人,您要我找的东西都在这儿了。”
沈氏看着厚厚一摞的书信,半信半疑。“怎么这么多?都是这两天收到的?”
“不是的,夫人。”遇花把底下的几封明显被撕碎过的信件拿了上来。“当初夫人叫我把信件给扔了,是我看那个林少爷可怜才留下这些书信的。”
遇花说着就要跪下请罪,沈氏阻止了她。“行了,不过就是几封信,没什么了不得的。你跟我说说,当初真是看那个林安东可怜才把信留下来的?”
“夫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以前过年时候的小姐,就像一把刀。谁伤她,她反手便会还回去一刀。但去年的小姐回来后,肉眼可见的平和了许多。”
遇花把信件一封封拆出来放到沈氏面前。“我私底下跟碧桃问过,林家人确实对小姐很好。听碧桃说,他家最受宠的小女儿也不娇纵。即使和小姐相处不久,两人也时时想着对方,常有来往。我想,这样的人家不会教出什么装腔作势的小人来,所以我才私底下把信留了下来。”
对林安东不满许久的沈氏此刻稍作思量,“之前是我想错了,你说说,在你眼里那林安东是个怎样的人?”
遇花:“夫人,别的不说。您看看最近这段时间他送过来的礼,我一直留心记着的。虽然礼物都不是太贵重,但都是用了心的。就像上次送的那匹布,挑的是翠衣坊最新出的,还刚好是夫人喜欢的暗红色。这都不叫用心什么叫用心呢?”
沈氏拿着手里的信,一封封看过去。以前都嫌弃的放到一旁,现在才发现信里的内容。
林安东在里除了反反复复的说着他会对谷静宜好,照顾她,一辈子不离不弃。还特地说到,他知道谷静宜不喜欢成天固守在家。若是能成婚,婚后谷静宜想做生意也好,想男主外女主内也行,一切都会按照谷静宜的想法来。甚至还说到沈氏,说以后希望沈氏能去守成县住,他会像谷静宜一样,为沈氏养老。
杨氏佯装生气的把信纸拍到桌上,“遇花你看看,八字还没有一撇呢,究竟想着以后的事。到底是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遇花:“夫人,您要是真生气就不会把信纸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