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熟悉的眉眼(1 / 2)
林平丰拿林安言和梁匡都没办法,只能站在门口目送着徐县丞带着几人走远。
徐县丞本来是不用离开凤成县的,但在听说梁匡要跟着林安言去凤成县东边的程家村劝农时,王县令便主动把县衙门里大大小小的事务都给揽了过来,好让徐县丞能去护着梁匡,免得人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出了事儿。
程家村离凤成县并不远,只是因为住在大山深处,蜿蜒曲折,难以寻觅到具体的方位,所以才需要林平丰专门过去找人。不过,现在这一切都是林安言几人要去做的了。
爬到半山坡的林安言抬头望向重重遮掩下的山顶,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缓缓地吐出一口气。抓着古玉的肩膀问道:“徐叔叔,我们还要走多远啊?”
徐县丞算算路程,“不远,再有半个时辰就到了。”
梁匡难得看到林安言抱怨的样子,躲在张治身后,掩口而笑。林安言瞧着梁匡抖动的影子就觉得不正常,但她也没力气报仇了。她软软的拍拍古玉的肩膀,古玉半蹲下来,轻而易举的背起了林安言。而后便任由林安言在摇晃中靠着他慢慢睡去。
半个时辰过后,果然如徐县丞说的一般。在绕过一个山弯后,一行人终于看到了程家村。
眼看着就要到村子里时,古玉低声叫醒熟睡的林安言。
林安言嘟囔两句后,睁开眼睛。“我们到了吗?”
“到了,前面便是。”古玉边说着边把林安言放下来,还顺手理了理她那被树枝挂乱的头发。
林安言伸长了脑袋任由古玉拨弄,“你说这个村子离凤成县这么远,他们能知道红薯的事情吗?”
喘着粗气的梁匡趁着这个时机,停在原地歇了歇。“姐姐,我们这千辛万苦的赶来这里,怎么着都不会无功而返的。你说对吗,徐县丞。”
站在前方引路的徐县丞无辜受牵连,“对,我们一定不会无功而返的!”
明明程家村远离凤成县,是什么让徐县丞这样坚信一定会成功呢?
林安言和梁匡看着面前迎接出来的男子,有了想法。相比这一路走过来遇到的穿着粗布烂衫的村民,村长程老实穿的棉布更显细腻柔软。
程老实一上来便故作亲近的和只在偶然间见过一面的徐县丞套着近乎。“徐大人,许久未见呐!大人这一路上来累着了吧?家里已经烧好茶水了,还请大人去坐下歇歇。”
徐县丞没直接答应,反而看向身后的林安言和梁匡,“我这次只是跟着小侄女出来走走而已,她才是主角,我就是个帮手罢了。言言,过来这边。”徐县丞说着便对着林安言介绍到,“这是程家村的村长,程老实。你这担心你爹,非要替他出来劝农,那就要跟村长好好说说话呀。有他在,你这一趟必定事半功倍。”
林安言看着稍显年轻的村长,立马礼貌地打了声招呼。程老实看徐县丞这幅样子,哪里还能不懂呢,“林小姐这一路辛苦了,这光站着也是挺累了,要不我们先去我家里休息休息?这种植红薯的事情,我必定帮忙到底啊!”
林安言点了点头,主动走到徐县丞身后跟着。半路上,她问起程老实,“村长,你怎么知道红薯的事情啊?”
程老实满脸笑容,实话实说。“我们这村子虽然偏僻了些,但山里的山货却是不少。村里人即使把山货都晒干了,一年到头都吃不完。所以我年轻时候就大着胆子离开村子,肩挑两个木箱,走去四方贩卖山货。”
只是听着对话的梁匡来了兴趣,“那你这一生都走过了很多地方?”
“小公子说笑了,都只是挣钱养家而已。等到成家了,我也就很少出门了。不过还是会像以前一样,时不时去县里转转。”
正说着话呢,走在最前面的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