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撞车(求支持)(1 / 4)

科技大时代 倒着念着倒 1726 字 19小时前

白阳有些奇怪,前些天一直像个跟屁虫阴魂不散的孔亦这两天怎么不见了,不过少了他在旁边指手画脚倒是轻松了不少,随着几种物质比例越来越精确,催化剂也逐渐稳定了下来。

周茉莉缠着黄克交她写论文,白阳觉得反正这文章早晚是要写的,难得小丫头如此有兴趣,加上在论文上黄克可比他有经验多了,交给他们搞定的话自己完全能放心。

轻车熟路,两人合着捣鼓了三天便将文章给弄了出来,然后格式排版弄了一天,在申请了中国专利和国际专利后,署了四个人的名字的文章就由黄克投了出去,柳妍没做什么事情,她自己也坚持不署名。

********分割线*****

“上帝,威克斯,你快过来看看,这两篇文章几乎一模一样,而且来自于中国的同一个大学,这篇文章是四个年轻学生写的,这篇是一个在中国教授和学生写的,这简直是太离奇了。”

美国化学协会j.a.杂志编辑部,撒德?保罗先看到孔亦那篇文章,一开始他非常激动,要知道海水淡化可是世界性的难题,虽然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国家都花费了巨资建立了海水淡化工厂,但是昂贵的成本还是制约了淡化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孔亦这文章虽然是讲催化剂,可是这无疑也是开创性的工作,虽然不知道最后能不能用到工业上,但能看到同行在化学的道路上有所进步他还是非常开心的。

可是读着读着总觉得有些关键地方语焉不详,特别是那些实验数据,以他一个长期从事审稿的眼光来看,肯定是通过实验得出来的,但是那套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很明显又得不出那份数据,所以撒德?保罗将这份文章放到了一边,准备到时候大家讨论一下。

当今最前沿、最活跃化学学科中心在美国和西欧,美国化学协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化学协会,其权威性是世界公认的,尤其j.a.。杂志虽然是周刊,但是其if一直高达5.7以上,而且每期的文章在40-50,可见引用率之高。

正因为acs的权威性,所以对于审稿方面就特别严格了,虽然每期都有40几篇文章,但是每期光收到的稿件就超过1000了,抱着负责的态度,每一篇稿件都需要经过两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