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2 / 2)
了,书记道:“你们各人看看你们包村的是不是都在这里,我说过到时候责任要到人的。”马立新一看不只是自己,所有的县级领导都被书记喊来了。这是什么回事情呢,想到上次马立新调查时群众说的话,马立新就有点恼火,平时没有把事情处理好这时候就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是什么回事情啊。
不过马立新想这时候睡觉是不可能的,自己就要主动的工作,马立新站起来,拿过警察手上的喇叭喊了起来:“大家静一静,静一静。我说两句好不好。”大家也都安静下来了。
马立新见大家都安静下来,心里想这说明自己的话还是有作用的,就大声道:“大家都是想解决问题,是不是?现在我们县里的书记县长都在这里,为什么不当面来说清楚,为什么非要上北京去就好呢。目的的把事情处理好,你们在北京也看到了好多人在北京告了好多年都没有告发,现在我们的书记的县长就在你们的前面,你们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话说出来呢?”
马立新的话起到了作用,大家都议论纷纷。马立新又道:“你们如果觉得我的话有道理的话,你们就安排几个人和我们坐下来说说,商量好处理意见,如果不行的话你们再去北京也不迟。”
书记接过马立新手上的喇叭也跟着马立新的话说,一下子一车的人下来了几个,走到马立新的面前道:“你们真的和我们对话吗?”“是啊,我说的还有假吗?”马立新很认真的道。马立新想这事情就好办了。先答应他们的条件,再慢慢的落实,怎么样,这就是策略。不知道行不行的通。
车上下来几个人,马立新知道这些人是牵头的人。在这时候是不能来硬的,只能先把他们的条件答应下来再做决定。马立新马上对书记道:“书记,我看我们就先在车上去,让他们提出条件,只要是合理的我们先答应下来,再说这样的事情我们也没有精力天天去应付。”县委的大客车就停在旁边,书记道:“那只好先这样了。”于是书记和县长一起上了大车里。
马立新走过去,把几个告状的牵头人带到大车上,马立新也坐在旁边。县长道:“你们说说你们的条件,合理的我们县委可以答应。”县长这时候没有用可以考虑这个字,而是用了马立新所说的可以答应。书记在这时候也只好这样了,本来书记是要采取强硬措施,上次书记就是采取的高压手段。
上几次的高压手段还是让村民有点害怕,但是事情过后却更加让村民愤恨,想一想这事情也不好处理,现在财政没有钱,发县委县政府干部的工资都是找别的省里借的,几个代表安静下来,其中一个人道:“我们就是要政府补偿我们损失的利益。”“你们想补偿多少?”“我们是这样算的,我们原来在桥山的时候一家一般都有50亩竹山,折合算只算一万元,我们搬来了30多年,这就是30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