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忠定公(1 / 2)
找客栈的小二打听过后,谷小满便出了门。
整个南昌府的水系十分发达,谷小满她们所住的客栈后面便连着河,到时候带着采买的釉料等物直接从这里登船回村,不用搬来搬去的,十分便捷。
熟悉完四周围的地形后,谷小满满意地点点头,顺着小二的指点,往书店的方向过去。
除了得天独厚的水路,自古南昌府更是文风鼎盛之地,江南西路的才子闻名遐迩。
因此,这州府的书斋、书屋、笔墨铺子之类的倒是一间连着一间,十分好找。
只可惜,谷小满一口气逛了五六家,都没有发现她想要的东西。
经过一番询问,她这才知道,关于制陶类的书籍,在如今的市面上几乎并不存在!
“若是客官想买农桑方面的书籍,小店倒是有几本,诸如《天工开物》《齐民要术》之类的,只是您说的烧土制陶,的确没有。客官若是想学,不如请教那些个匠人。”
一间铺子的伙计十分和气,听闻谷小满的要求后,耐心解释道,还好心地给了她建议。
“制陶?那可是下九流的手艺活,这样的事也配著书立作?没有没有,去去去,别捣乱!”
另一间铺子的伙计却眼高于顶,显然认为谷小满的话玷污了他们这读书清流之地。
谷小满叹息一声,虽说早有心理准备,预计到这样的善本可能并不多见,可真轮到一本都买不到的时候,她还是相当失落的。
她无奈地发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信息是不公开的。
类似制陶的手艺,应该是那些陶艺匠人们世代相传的吃饭手艺,就好像这手艺在谷家传了一代又一代,在这,都属于秘密,自然不可能写出来供人学习。
在加上此时的匠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就算有那么一两个有心之人,也没能力将制陶的方法方计总结归纳,编撰成册。
谷小满失望而回。
不过,南昌府陌生而繁华的街市,让她很快便收拾好心情。
既然买不到书,那制陶的事以后再去想法子,今日不如好好逛逛,就当是放松放松。
话说,这可是她投射到这鬼地方后,第一次“进城”。
虽说这是个虚幻世界,但这些场景却是如此鲜活而真实,完全不耽误谷小满将这里当做宋代的集市,来个古代版的一日游。
谷小满顺着热闹的人群的逛了几间大铺子,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咿咿呀呀的水袖声。
被这悠扬婉转的声音吸引着,走近一看,谷小满发现竟是间临时搭建在街边的戏台子,此时正有个戏班在台上唱大戏。
“州府的人果然有钱!”谷小满啧啧两声,“这非年非节的,竟请了戏班子在街上唱大戏,也不知是哪个大户人家在办喜事。”
话音刚落,就被旁边一个中年男子用一副“让我瞧瞧这是哪儿来的土包子”的神色给鄙视了。
“呀,你是哪家的孩子,怎么竟连忠定公的忌日都不知道?”
谷小满的另一边,一个胡须花白的老头惊讶地啧了一声,也不听戏了,像看稀奇般看着谷小满。
忠定公?
谷小满在心里咂摸两遍这个陌生名号,确定不论是在小说里,还是从谷大福这些人的嘴里,她都没有听说过这名字。
不过看这些人的表情,这位忠定公仿佛是个名人。
谷小满嘴角抽搐两下,明白过来自己方才说错了话。
她故作羞赧地挠了挠头,“家里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因此长辈从未有过闲功夫教我这些。”
“今日是我第一次来州府,这位老丈,您能不能跟我讲讲这忠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