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刘老师,惩罚我吧!(3 / 8)

加入书签

评《历史的天空》的《电影手册》都不吝溢美之词。

这对情侣相拥着穿越风雪,刘伊妃在他怀里还没忘了刚刚被鱼水之欢打断的问询。

“洗衣机。”

“嗯”

“以前你敷衍我是装傻,现在你敷衍我是用强。”

小刘的一双眼睛挂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你好像觉得自己一招鲜吃遍天了嘛!是不是觉得特别得意”

路老板无辜:“不是哥哥不是人,只怪妹妹太迷人啊。”

“你说说看,忙了一下午,身心俱疲地回到房间。”

“看到你慵懒地蜷在沙发里,真丝睡裙滑落肩头,露出新月般的锁骨,又香又软地等我来爱抚。”

“谁忍得住”

洗衣机信誓旦旦地拍着马屁:“戒烟轻松随意,戒你难如登天!”

刘伊妃听得心怒放,现在的她就喜欢听外人吹洗衣机,再听洗衣机吹自己。

只不过她是聪慧的,成年以后就没有了早期少女时代的头铁,很有默契地揭过了关于他的孤独和某些秘密的话题。

刘伊妃心知肚明,这块又臭又硬的顽石,是千磨万击还坚劲。

只有等他自己开口。

此前的追问,不单是出于好奇心的驱使,而是爱情中最温柔的侵略。

她想去拆解洗衣机的孤独,不是为了闯入谁的心理禁区,只是想在他最寒冷的领地里,点燃一盏属于自己的灯。

就像在眼前柏林的暮色和雪幕中,两人目光可及的电影宫前的霓虹。

三号厅的晚场有《无忧无虑》的加场,路宽和刘伊妃挑了个合适的座位,耐心地等待电影开场。

路老板手里翻着在大厅里随手取的影展杂志,专门挑了些对演员的表演评价特刊。

“夸你的人很多嘛!”

“《国际银幕》说——”他像是给幼儿园小朋友念奖状一样字字珠玑地念着:

“刘伊妃以近乎献祭式的投入,将张纯如从历史文献中‘复活’。她诠释的学者形象兼具脆弱与坚韧。”

“图书馆查阅资料时颤抖的手指特写,与《时时刻刻》中妮可基德曼饰演的伍尔芙如出一辙;而电视辩论场景中,她直视镜头的压迫感,又让人想起《愤怒的葡萄》中简达威尔的神性光辉。”

“浅焦镜头锁定下的她,面部每一丝肌肉的颤动,将‘真相追寻者’的使命感凝练成影像的纪念碑。”

路宽语气夸张:“瞧瞧!都把你跟妮可基德曼的伍尔芙联系到一块儿了。”

“嘻嘻!”电影即将开场,影厅里光线昏暗,刘伊妃抱着男友的胳膊揉在怀里,心情恬淡地靠着他的肩膀。

“你也学学,看看人家是怎么夸我的,我可是看了一下午吹你的影评啊”

路老板笑道:“你的涌泉之恩,我刚刚已经滴水相报了,我们扯平。”

小刘抱着他的手臂,调皮地把手从袖管往里伸,狠狠地掐了他一记。

加速带旋转那种,把洗衣机痛得龇牙咧嘴。

说笑归说笑,《国际银幕》的评语在相当程度上,还是能说明刘伊妃目前在主流媒体中的印象。

《国际银幕》是欧洲电影行业的核心刊物,相比于其他影评着重演员的表演分析。

至于它在简评中提到的这个伍尔芙的角色——

妮可基德曼在《时时刻刻》中和刘伊妃类似,也是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准备。

她佩戴着定制假鼻以还原伍尔芙标志性的鹰钩鼻,并通过减重和肢体训练呈现作家的脆弱感。

在拍摄期间刻意保持孤僻状态,避免与剧组其他演员互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