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洛阳风云之世家反应(2 / 4)
大汉江山。”
张让轻声说道,仿佛在对灵帝倾诉。
走出寝殿,夜色已深,洛阳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
张让抬头望向天空,繁星点点,月亮高悬。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无论是面对外部的敌人,还是内部的纷争,他都会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手段,继续在这权力的旋涡中生存下去,守护好自己来之不易的地位和权力。
灵帝刘宏驾崩的消息,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洛阳城的深潭,激起的涟漪不仅震荡着宫墙之内,更扩散到了城内的世家府邸、党人隐秘据点,乃至天下各州郡的官署。
张让在嘉德殿部署新帝即位事宜时,洛阳城的暗处,各方势力早已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动作。
洛阳城南的袁府内,烛火彻夜未熄。
袁绍从宫城外围逃回来后,第一时间召集了族中子弟与心腹门客。
袁氏作为“四世三公”
的顶级世家,自灵帝初年便与宦官集团积怨颇深,此次何进被杀,袁绍虽狼狈出逃,却并未放弃对局势的掌控。
“父亲,张让拥立刘辩登基,又让秦朗、吴匡掌控兵权,这是要彻底把持朝政啊!”
袁绍的长子袁谭握着拳头,语气中满是愤懑。
袁绍坐在主位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目光沉冷:“慌什么?张让不过是个宦官,靠的不过是灵帝留下的那点余威和临时拼凑的军队。
他以为杀了何进,拉拢了吴匡,就能稳坐钓鱼台?太天真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旁的袁逢,作为袁氏现任家主,缓缓开口:“张让最大的弱点,在于不得人心。
世家大族、天下士人,谁不恨宦官专权?如今灵帝驾崩,新帝年幼,正是我们世家崛起的时机。
只是,我们不能贸然出手,需先观望局势,暗中联络其他世家,待时机成熟,再一举铲除宦官集团。”
话音刚落,管家匆匆走进来,递上一封密信:“老爷,这是弘农杨氏杨彪大人派人送来的密信。”
袁逢拆开信,快浏览后,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杨彪也有意联合世家,共同对抗张让。
他在信中说,已联络了颍川荀氏、河内司马氏,约定三日后在杨氏别苑密会,商议对策。”
袁绍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好!
有杨彪牵头,颍川荀氏、河内司马氏必定响应。
这几家皆是天下望族,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只要我们联手,张让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袁逢却摆了摆手:“不可大意。
张让如今掌控宫城,又有秦朗的边军和吴匡的禁军在手,硬拼只会吃亏。
我们要做的,是先切断他的外援,再离间他与秦朗、吴匡的关系,让他成为孤家寡人。”
与此同时,颍川荀氏在洛阳的宅邸内,荀彧正与族中长辈荀爽商议。
荀彧手持一盏清茶,缓缓说道:“张让拥立刘辩,看似名正言顺,实则是为了掌控朝政。
何皇后虽失去何进,但毕竟是新帝生母,若张让不能满足她的私欲,难保不会生出变数。
我们可暗中联络何皇后身边的人,挑拨她与张让的关系。”
荀爽点了点头:“文若所言极是。
此外,我们还需联络朝中的世家官员,让他们在朝堂上与张让周旋,拖延他的政令推行。
同时,派人前往颍川老家,调动族中私兵,随时准备支援洛阳。”
河内司马氏的府邸里,司马懿虽年少,却已展现出过人的谋略。
他对父亲司马防说道:“张让最大的依仗是兵权,但秦朗的边军远道而来,粮草补给皆需洛阳供应;吴匡本是何进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