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 闲话拳法(1 / 3)

加入书签

第二十六 闲话拳法

龙佳琪基本在听天书,但是特别喜欢看他那种讲拳时的“自信”,又道:“再说点给我听,我喜欢听你讲话。”

周小渝又道:“这就很明显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却都不那么尽善尽美,因此衍生出了第三类,就是所谓的‘内外兼修’,相互用彼之长,补己之短。”

龙佳琪虽然不是很懂,却不是很喜欢这样,扭头道:“我觉得这个不好,为人要专一,不是说练武在精不在多吗?我敢肯定,如果钱学森博士在即将成功之际去搞经济学、社会学的话,不一定会成为火箭之父。”

周小渝很认同,却还是道:“有道理,但也不能完全否定。如果是以‘应用’或者‘健身’为目的,在初级阶段,内外兼修的效果尤其明显。当然,如果把练武看做一种信仰、一种追求的话,采取这种方式对内家拳来说,或许也就终身无法得窥化劲。对我来说,或许就无缘‘虎豹雷音’了。”

龙佳琪眼睛一亮:“好威猛的名字。是你家的绝技吗?”

周小渝很崇拜的样子道:“虎豹雷音是一种境界,不是功法。正如同我的虎豹意,也是一种境界。和内家用于对敌的‘听劲’,‘感知’,不是一个概念。”

“爷爷曾经说,我家拳法来源很杂,吸取了很多,有洪拳,蔡家拳,还有北少林拳等等。而压箱子底的绝技‘虎豹’,看似像内家之形意,其实不是,最终还是来自少林外家之‘虎豹双形’。”

周小渝道:“爷爷说,我们是人,不了解虎豹,所以开始是学习‘形态’,但把形态刻画进骨头的时候,也就是进入外家易骨的时候就成了,那一时期的虎豹,形似而神不似,拳似而意不似,所以叫‘虎豹形’。而之后,随着修为的提升,逐渐进入外家易筋之境,那一时期的虎豹,神髓仍在,但是形态已经脱离,起手头足之间透出意境,所以叫‘虎豹意’。之后,如果能够像蒽姑一样把功夫练到骨髓之中,身形意动之间,由内而外的产生一种近乎野兽喉咙深处的‘自然低鸣’,如炸响之前的云层中那隐隐翻滚着的雷音。那一境界,就是虎豹雷音!”

龙佳琪道:“原来你家那个蘑菇这么厉害的说。”

周小渝道:“是蒽姑,不是蘑菇。”

龙佳琪笑了,“哈,我就知道你要这么说。”

周小渝也并不生气,因为他可以分辨,佳琪是调皮而不是恶意。

龙佳琪最怕周小渝陷入发呆状态了,故意提醒道:“小鱼儿,如果你关心我安危的话,找几个厉害的绝招交给我,让我防身怎么样?”

周小渝摇头道:“爷爷说,武道只有积累,没有绝招。”

龙佳琪不服气的道:“骗人,你会那么多拳,怎么能没有招式。我以前看我爷爷打太极健身,都还有什么搬拦捶呢。”

周小渝点头道:“招式有,很多,但招式是‘练法’而不是‘打法’,练法练的是‘功’,功是积累,‘打’则是将你的积累快速合理应用化。所以最终结论是‘无功到老一场空’。就好像上学学的‘造句’,是特定的‘因为所以’,‘虽然但是’,这只是为了练习句子的处理能力。真正到了自己写作文的时候,句子的应用环境和应用方式则是多变的,没有一个定式。同理,以诸多拳招式为例,每一个击打运转动作,无不是在刺激‘特定部位的肌肉骨骼’,那样的作用是,在实战过程中,当你应用到某处肌肉骨骼的力量时,可以快速灵活的、以最小的‘力量损耗’完成需要的击打。”

龙佳琪翻翻白眼道:“这难道是无招胜有招?”

这次的周小渝仿佛个落地秀才似的,文绉绉的道:“无照当然胜有招。最初级的打斗你总能看到招式,有招式就有弱点,所以一出手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