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恭送大明皇帝上路!(1 / 2)
接下来的几天,朱九便和徐妙清一起过上了没羞没臊的日子。
他这些天也在尽力补偿对徐妙清的亏欠,甚至还和对方说出了永乐一朝徐妙清的事情。
不过这点却并没有遭到妙清的反对,反而说是要在一切都结束后将她接到洪武来一起过日子。
这可给朱九高兴坏了。
而这一切随着五天后黄狗队到来戛然而止。
看着眼前跑的气喘吁吁的黄狗朱九也知道发生了什么,直接开口问道。
“黄狗八哥那边已经准备好了吗?”
黄狗见到朱九连忙跪了下去开口解释道。
“是啊九爷,皇爷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出发特让咱家来告诉九爷一声可以出发了。
现在所有人都在皇宫内等您呢!”
朱九听罢并未露出任何表情,而是看向了身后的徐妙清柔声说道。
“妙清,这次应该是最后一次了,等咱回来咱就再也不走了。”
听着朱九的话徐妙清微微点头,这次她并未露出悲伤的表情而是嫣然一笑。
这几天的日子朱九也是将所有的事情和盘托出。
以徐妙清的智商很快便知道了朱九在做的事情。
他知道若是朱九不出手那大明日后或者说华夏日后定要出事。
这种事她知道很危险但不能拦,与徐达说的一样。
在民族大义前,所有人都将坐上历史的洪流,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大丈夫就应手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想到此处徐妙清也不再犹豫,缓缓将玉手搭在了朱九的肩上说道。
“夫君去吧,妙清就在这里等你回来,莫不要像上次一样误了时辰!”
朱九听罢强压下心中的悸动,微微抱了一下徐妙清。
随后便和黄狗一起走了出去,直至见到两人身影消失徐妙清的两行清泪这才落下。
而就在朱九准备去整顿出发的同时,另一边的崇祯朝情况可就不算太好了!
煤山夜
夜色像浸了墨的棉絮,沉沉压在紫禁城的檐角上。
王承恩扶着崇祯帝的胳膊,指尖能触到龙袍下微微颤抖的骨节。
那曾是指使天下的手,此刻却连攥紧腰带的力气都快没了。
后山的石子路硌得龙靴发沉,风裹着远处的厮杀声飘过来,像钝刀子在两人耳边磨。
“陛下,再走几步就到了。”
王承恩的声音哑得像被烟熏过,他腾出一只手,把落在崇祯额前的乱发捋到耳后,指腹擦过皇帝冻得发红的耳垂。
崇祯没说话,只是偏过头,往西南方向望。
那里该是承天门,此刻却亮着连片的火光,染红了半块夜空。
连飘在天上的云都透着焦味。
“十七年了。”
崇祯忽然开口,声音很轻,却盖过了风响。
他停下脚步,扶住一棵老槐树的树干,树皮粗糙的纹路硌着掌心。
“朕登基那年,才十七岁。
那时候魏忠贤还在,朝堂上乌烟瘴气,朕连夜批奏折,烛火熬干了三盏灯,就盼着能把这江山扶稳。”
王承恩垂着头,眼泪砸在石阶上,碎成小水花。
他想起天启年间,自己还是个小太监时,就见这位信王在书房里练字。
写的是“敬天保民”,笔锋刚硬,像要扎进纸里去。
“朕减了自己的用度,撤了江南的织造,可流民还是越来越多。
朕派了卢象升、孙传庭去平叛,可粮草总供不上,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