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横渠四句(2 / 2)

加入书签

整,难道就不会有人不爱惜,或者故意搞破坏?”

“这个当然有办法避免的。等这次修整好了,我就和佃户们签契。这房子五年之内都归他们住。他们想怎么样都随便。”

“那不还是一样?五年后有人搞破坏怎么办?”

穆晓婉笑道:“于公子,您没住过这样的房子,所以您不懂。这房顶上的草席用五年基本就不行了,得更换。如果不更换那也得重新上泥,不然就会漏雨。

五年后有人破坏,那就随便吧。只要他不把房子拆了就成。若真的拆了房子,那自有国家法度约束,不用我来操心。”

于竹听了穆晓婉的话默默良久。

“怎么了?”

于竹看着脚下的地,“只是觉得,民生多艰。能混个温饱已属不易。房子还要每五年修缮一次。若是再遇到天灾,人祸。唉……这日子真是不好过。”

穆晓婉笑道:“那希望大人能好好做官,做个好官。天高皇帝远,很多时候,老百姓指望不上远在京城里那龙椅之上的人。只能指望指望父母官。”

于竹道:“你说这话,不怕我治你一个大不敬之罪?”

穆晓婉耸耸肩,“你不是那样的人。再说了,此刻就你我二人。又没旁人听见我说话。你要治我的罪,有何凭据?”

于竹看向同桌吃饭的穆晓灵,在旁边站着的赵立,反问:“就你我二人,没有旁人?”这旁边的两个不是人?

穆晓灵和赵立对视一眼,齐声道:“确实没有。”

于竹叹为观止,“你们……罢了,反正我也不是要真的治你的罪。”

穆晓婉笑着打发走了穆晓灵和赵立,这才对于竹道:“我与于公子认识两月有余,虽然见面的次数不是太多,但是总感觉公子心里好像憋着什么事。”

于竹低着头,“我来这里已经一年了。前阵子回头整理自己这一年的经历,才发现自己忙忙碌碌一整年,却好像什么都没做。百姓的日子没有改善,赋税没有增加。”

于竹叹了口气,有些气馁,“什么都没改变。”

穆晓婉理了理衣服,“我不懂做官。不过,凡事总有个过程。一口吃不成胖子。你进士出身,难道还不懂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么?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还年轻的很,有的是时间慢慢来。”

于竹似乎并没有被劝慰到,情绪还是有些低落。按道理,做官的人需要有很深的城府。

可大概是今天吃太饱,脑子也转得慢。穆晓婉问什么,他就说了。

穆晓婉起身活动了一下,“于公子觉得,身为读书人,文人士大夫,最高理想是什么?”

“最高理想?”于竹皱眉。

到不是回答不上。身为读书人,想要澄清玉宇,造福百姓,做出一番事业,千古留名。

可不知为什么,这些话到嘴边,却又说不出来。

“公子可听过横渠四句?”

于竹不解,“那是什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于竹霍然抬头。

穆晓婉背着手,站在两步开外的一个小土堆上面。

于竹看着她的背影,却觉得这人似近实远,两人之间仿佛有一个巨大的沟壑。

这沟壑里装着太多东西。让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跨越。

她轻描淡写的说出的四句话,却是振聋发聩。让于竹的心胸一下子开阔起来。

从前种种,迷蒙昏暗。此后种种,辽阔疏远。

他僵了许久,才顿顿的问道:“你说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