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成名(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一早,穆晓婉和穆晓灵坐上回城的马车的同时,她的名字在京城里爆红。

皇帝没有刻意隐瞒穆晓婉的名字。但是也按照穆晓婉说的,并没有将之前的几首诗都公布出去,可最后一首,已经足够她名动京城了。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都说,李太白一张口就是半个盛唐。

这首赞美杨贵妃的诗,应该是写美女的巅峰了。

就凭这一首诗,让新进士子们都哑火了。

之后,皇帝单独见了穆晓婉,问的也是关于税收的事情。

问完了之后,给了穆晓婉不少钱。

因为目前朝廷还没有什么职位是符合穆晓婉要求的,所以皇上不能满足穆晓婉之前的要求。不过,皇上也想了个办法。

只要穆晓婉需要,可以给诸菁带个话,皇上可以画几百亩地给穆晓婉种。

但是最终的收益自然归公。农户们的工钱也公家付。

这个办法,穆晓婉也能接受。

达则兼济天下,她本来也是想等自己发达之后可以给这个世界留点什么。

穆晓婉带着穆晓灵,马不停蹄的回家。

“姐,我们为什么不带上龙蓝姐啊。”

“她肯定有自己的事情要做。”

“可是你也没问啊。”

穆晓婉是没问,她只想快点离开这个地方。她心里不安,总觉得会发生什么事。

走陆路肯定来不及了。穆晓婉和穆晓灵商量了一下,两个人包了条船走水路。

一来,这个季节水上比陆地安全。路上可能遇到暴雨暴雪之类的,影响赶路。

可这个季节的水路却十分顺畅。

他们先坐马车到信安,然后转水路直接到扶江。

这个时间,很多商人都要回家,穆晓婉原本要自己包船的。可到了地方才发现,想包船的人太多了,自己包船不现实。

最后只能和两个同样往扶江城去的队伍一起包了一条船。

那两个商队每队七八个人,这两个商队和普通队伍不一样。有几个人带着家属。

其实,这样的情况也挺常见的。

有些商队在路上的时间会很长,一来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交通不发达,本来就走得慢。

二来这些商队在路上本来就走走停停。速度就更慢了。

年轻男孩子为了多赚点钱,跟着商队跑,但是婚事总不能就这么耽搁了。

所以也有商队的小伙子们在路上遇到合适的姑娘,就在一起了。

当然,这种情况不是特别多。

毕竟商队有商队的规矩,带着女人孩子上路也不方便。

这两个队伍,一个是将小伙计留在信安,生下孩子之后,商队正好回来,就一起上了船。

另外一个,是其中有个年纪大的男人,前些年孩子得病死了。在路上遇到个投缘的小乞丐,就收了义子,带着上路。

这样的队伍,总是让人觉得安心些。

穆晓婉倒不担心钱财问题,她身上本来也没多少钱,就只有个路费和伙食费。

但是这是在水上,大冬天的,若是真的遇上歹人,想跑也不容易。

不过,这些船队都是在官府登记造册的。一般的歹人也不敢在这样的船上动手,整体还是比较安全的。

走水路,从信安到了扶江,也要十多天时间。

中间靠岸两次。

穆晓婉还是挺适应水上生活的。

他们雇的这艘船的状况不错,是一天比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