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替罪羔羊(1 / 2)
“呵~”
阮歌嗤了一声,让乡官的心里又惊了一跳。
不过她却没有去看乡官,而是不疾不徐地朝文书走去,到达跟前,忽然速度如电,纤手快速地向文书伸去。
她的武功名扬天下,文书自知不敌,以为她要对自己不利,失了镇定,慌忙拜倒磕头。
“歌将军您饶……”
却不想阮歌的手在伸到文书身前几寸处时,蓦地临时变向,移到了他身旁的绳索上。
文书饶命的命字尚未脱口,便不得不停住,弄得他尴尬不已!
“嗯?”
阮歌嘴角上扬,看来此人,也算不上城府深沉,并无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的能耐。
而后,她拈起绳索,轻轻扯了扯,转过身来道:“你身上这条绳索,细而韧,若用来做井绳的话,怕是过不了多少时日,就又会断掉。
“倒是做勒人的器具,恰是正好,文书,你觉得呢?”
她看似是在对文书说话,但手上的绳索却摆在了方便王守仁观看的位置,其意不言而明。
文书哪里敢正面接阮歌的话,只得硬着头皮强行解释:“这...这些琐事一般是由下人做的,是小的不懂内务,拿错了。”
他的话经不起推敲,可他深谙官场的规则,王守仁找不到他起了杀机的证据,只要自己解释出这种话,他也拿自己没办法。
“芷言,把文书端给我们的糕点,拿出来。”她的声音瞬间冷了下来,吓得乡官抖若筛糠。
“王大人,您看...”芷言将糕点摊开,“奴婢善做糕点,发现这糕块的里质,像是被加了东西,大人,烦请您找一位大夫来,看看究竟吧。”
“来人,”王守仁点头应允,扬目道,“到乡镇上去找,至少三个的大夫来。”
“是!”左右的卫兵应下,出了堂门。
等待的时间显得尤为漫长,特别是对乡官来说,似乎是过了人生中最难熬的一日,他一会儿看看阮歌,一会瞄瞄王大人,浑身冒出来的汗,足能让他瘦下一两斤。
半个时辰后,几个官役带了五位大夫入门,禀报道,“大人,一共寻到了四位大夫,和一位药铺的伙计,一并带来了。”
“嗯,”王守仁指了指拿着糕点的芷言,“拿去给他们瞧瞧。”
五个人按命,一人分了一块糕点,细细的查看着,有的嗅了又嗅,有的剥下一小块放在舌尖吮品。
须臾,一位年龄稍大的长者,微微点了点头,皱起眉道,“王大人,依草民之见,这里头许是搁了一种浓度较高的迷药,而且无色无味,不易察觉。”
另一位大夫则分析道:“这析出来的小颗粒,很像颠茄...对,就是颠茄无疑!”
颠茄是一味药材,又叫风茄儿、山茄子,野蓖麻…名称很多,有很强的麻醉效果,是迷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旁边的两三人听到他俩都这么说了,也肯定的点着头,应和道,“对,是有颠茄没错!”
“放了这么多颠茄,足以迷昏人了!”
王守仁循视着他们,“你们五位,都是这样认同吗?”
除了药铺那个年轻的小伙计,实在没有医者那么丰富的用药经验,为难的摇摆不定,其余人皆是越发肯定的回应。
“是,大人,这糕点里应该就是掺了迷药。”
惊堂木敲出一声威喝,“大胆文书,竟敢给歌夫人下迷药,是谁指使你的,从实招来!”
文书还没发言,乡官已吓得扑跪在地上,几近要不打自招:“我…下官…”
“王大人!”
相比起乡官的自乱阵脚,文书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