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世人满足南柯一梦(2 / 3)
道,“况且皇上本就忌惮元家,终有一日会铲除之,不如借此事......”
闻言,幼帝赞同的点点头,“朕也是如此想的,元家已经虎视眈眈很多年了。”
似乎心头淤积的繁重消解大半,唐暄和继续看向棋面,“如今,摄政王好像和元家已经不同心了。”
“老奴不敢妄加揣测。”
“无妨,有话直说。”
“元豫新将军一直都有取而代之的想法,摄政王又自小天赋异禀可谓是元将军一步一步扶持上来的,但老奴随侍在早朝时发现,元将军愈发忌惮摄政王,要想鹬蚌相争,我们不就可渔翁得利?”
说话间,唐暄和一黑子落下,棋面上势头扭转,本在上乘的白棋一下被遏制住喉口,“朕也如此想。”
......
第二日早朝结束,众臣聚集在含元殿殿前,面色各异,窃窃私语皆是和今日在早朝上幼帝宣布的一件事有关。
无人料想,往日和元家关系甚笃的幼帝居然会当着朝臣的面,公然驳了元豫新将军的面子。
不仅驳斥他禁军校兵不利,在义庄一事中禁军被刺客大败,无法护龙嗣周全,致使小皇子命丧敌手,除此之外还收回了他统领禁军的兵权。
为此元豫新作为一代老臣不仅面上无光,而且此事涉及阮府护皇子不利,但幼帝对这件事却是闭口不谈,只说待阮二和罪臣颍川王一事了解之后再行定夺,对此他更是心有不甘。
元豫新站在阶上,面色铁青,因为是武将所以浑身充斥着戾气,周遭竟无人敢靠近,加之元家往日在朝堂总是一方独大,眼下发生这样的事情,众臣更难说孰是孰非,只当幼帝和元家之间上了一出好戏。
此时,大理寺正卿王得安走了过来,他拱手道,“元兄。”
元豫新正在想为何幼帝会一反常态,正想的出神便被打断思路,他瞥了一眼来人,心情不悦,只点点头以示回应。
元豫新和王得安差不多的年岁,二人当初是同一届科考入仕的,加之二人一文一武,兴趣也相投,便关系亲近些。
眼下这情况,也只有王得安敢上前打扰心情阴郁的元豫新了。
“元兄,在为早朝的事烦恼?”
二人并肩走下台阶,元豫新回道,“是啊。”
“元兄不必烦忧,最近皇上因为小皇子的事情正在气头上,想必过几日定会想方设法找补回来给将军的。”
元豫新本来也是这般想,可鉴于幼帝最近在朝堂上的态度,越发有自己主张了,他便也隐隐有些担心。
“况且如今执政大全也还尚握在摄政王手中,元太后也会适当辅佐,元将军又何必担心。”
闻言,元豫新一想到如今和江珺卿也有些不同心,那淤积在眉宇间的阴鸷并未消散大半,“借你吉言吧。”
两人并肩走了许久,眼瞧着身后无人跟着后,王得安再次开口道,“不知元将军怎么看待郑楚清一人?”
元豫新想了一会,他口中提到的郑楚清,与那个大理寺少卿对上脸后,才说道,“年纪轻轻,不苟言笑,为人还算正直,不拉帮结派。”
听闻皆是些夸奖之词,王得安面上的笑容僵硬了几分,“不瞒元将军所说,在下也曾经觉得他是个可塑之才。”他顿了顿,收敛起笑容,接着道,“但是那人过于冥顽不灵。”
不懂变通的人在朝堂上难以融入,是个大忌。
闻言,元豫新想起早朝上,幼帝让郑楚清查办颍川王一事,“郑兄是在担心他后来者居上?”
被戳中心思,王得安四下张望,随即点了点头,“自从上次郑楚清将查办大理寺一事完成的颇有成效后,皇上一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