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陪美娥回乡祭祖(2 / 3)
大多是传统的砖瓦房,墙壁因岁月侵蚀而斑驳陆离,有的墙皮已经脱落,露出里面粗糙的砖石,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村子里仅有三五栋楼房,突兀地矗立在众多旧房子之间。这些楼房并不高大,外观也朴实无华,与城市里那些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有着天壤之别。它们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反而更衬出村子整体的落后。
村子里的道路也是崎岖不平,晴天时尘土飞扬,雨天则泥泞不堪。路旁没有规整的绿化,只有几棵歪歪扭扭的小树在艰难地生长。偶尔能看到几只家禽在道路上悠闲踱步,对过往的行人毫不在意。村子周边农田里的农作物长势也并不旺盛,缺乏现代化的灌溉与耕种设备。没有热闹繁华的商业街,没有明亮的路灯,夜晚降临,整个村子便早早陷入了一片寂静与黑暗之中,仿佛被时代的发展遗忘在了角落。
在美娥的指引下,他们进了一个小院。
缓缓迈进了那个宁静的农家小院。小院不大,却打理得井井有条,几株不知名的野花在角落肆意绽放,散发着淡淡的芬芳。脚下的石板路有些许青苔,透着岁月的痕迹。
这时,一个农妇从屋内迎了出来。她穿着质朴的粗布衣衫,头发随意地挽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脸颊两侧。然而,当她抬起头,不禁微微一怔,“女儿回来了,快进屋。”这农妇竟是美艳的妈妈。
她的面容虽因岁月和劳作,多了几分沧桑,却依旧难掩年轻时的美貌。那双眼睛,和美艳如出一辙,明亮而又深邃,透着温柔与坚韧。额头上浅浅的皱纹,仿佛诉说着这些年生活的艰辛。她嘴角流露出甜甜的笑意,和蔼可亲面容,眼神中满是对客人的欢迎。
“快进来坐,一路上累坏了吧。”她热情地招呼着,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又让人觉得格外亲切。二呆向她鞠躬,“阿姨好。”“好,小伙子快进屋。”她转身走进屋内,脚步轻快,不一会儿便端出两碗热气腾腾的茶水,放在石桌上。便围坐在一起,感受着小院里的宁静,与这份不期而遇的温暖,旅途的疲惫似乎也在这一刻消散了不少。
美娥喝了一杯茶,转身去房间里看她爸爸,爸爸看到女儿回家了,特别高兴。二呆上前“叔叔好。”便推着轮椅,在院子里晒会儿太阳。看到他的脚有点儿萎缩,用手捏了捏“叔叔,有点感觉到痛没有?”美娥爸说“那感觉到轻微的麻木。”二呆站起来,提神运气用手在他的脚上穴位处来回按摩。美娥爸惊奇的发现,好像有一股电流涌入了双脚,麻木感中有些胀痛。脚也没有以前那么冰凉了。
二呆满头大汗,美娥拿来手巾帮他擦了一下汗。“叔叔有感觉没有?”“好像有点麻木胀痛。”二呆去洗了脸,感觉叔叔说经络不通,瘀血阻塞,应该用中药可以恢复。于是开了中药处方,和美娥一起去药店捡了七剂中药回来。叫阿姨每天一剂,温火慢熬,一天一剂,一天三次。
第一天,祭祖大典开始,美娥拿出了一万元给家族里最年长的前辈。买鞭炮和中午的伙食费。
这时候,伯伯家的两个儿子,叔叔家的儿子也来了。
祭祖大典的庄重氛围中,本该是家族成员齐聚一堂缅怀先人的时刻,却被一股不和谐的暗流打破。
伯伯和叔叔家的儿子们,几个年轻气盛又不懂事的小伙子,凑在角落里,眼神时不时地往美娥坐的方向瞟,脸上带着不怀好意的神情。
“哼,看看美娥家,真是可怜,连个儿子都没有,以后这香火可怎么延续哟。”其中一个故意提高音量说道,脸上满是嘲讽。
其他人也跟着哄笑起来,那些刺耳的话语一句句,传进美娥的耳朵里。美娥的脸瞬间涨得通红,眼中泛起泪花,她紧紧咬着嘴唇,努力不让泪水落下。身旁的母亲眼眶也红了,默默将美娥往身后拉了拉,试图用自己的身躯为女儿遮挡这恶意。
二呆站在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