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发现猫腻(2 / 2)

加入书签

只要他愿意留在京里,不管什么方式都行。

她甚至盘算,明年春天的时候,把他叫回京。

宋景城的目标是储君之位,只是因为宋景辰的缘故,暂时搁置了,没有正式册封。

可一旦册封了。宋景辰也就跟着沾光,身价倍涨,以后的婚姻也会水涨船高。

王妃不希望侄子成为庶民,所以才要想法设法弄走他。

她也想把那些证据,交到太子手里,让太子去对付宋家。

她只需要坐享其成就好。

可这伙计却不知怎的,竟然畏罪自杀了。

这件事闹大,宋家必然脱不了干系的。

“我也害怕。”王妃搂住了丈夫的胳膊,眼底全是惶恐。

沈砚林拍了拍她的背。

他的心,亦如坠冰窟。

沈砚林当机立断,将这件事告诉了宋景城。

“三叔。”宋景城道,“你先莫急。”

“还能不急吗?”沈砚霖道,“咱们家这么多年的声誉,毁于一旦。你爹娘要是在世,非打折了我的狗腿不可!”

他口无遮拦,骂了自己的爹娘。

宋景城瞪了眼他,没有制止。

他知道大哥素来脾性火爆。

“三叔,我爹是刑部尚书,掌管刑狱之事。我这就差人,去请爹爹来主持公道。”宋景城道。

宋家的产业,是由宋景城的父亲负责。

父亲虽然退下来了,但影响力依旧很大。

沈砚霖稍微安静了下来,不再胡搅蛮缠。

宋景城就亲自去了趟吏部,向他爹求助。

吏部尚书姓杨。

他和沈砚林私交极好。

沈砚林的母亲,和吏部杨尚书是同胞兄妹。

杨尚书对沈砚林也是百般疼爱。

沈砚林有难,他肯定会相助的。

只是,他不太明白,为何要去找他?

杨尚书不明就里,仍是准备召集朝廷重臣商量。

沈砚霖则趁热打铁,在衙门里跪下求情,说宋景城是被人冤枉的。

众臣听闻,惊愕不解。

宋景城不是自己服毒而亡吗?

这件事,牵扯的东西太多,牵涉了好几条人命。

“......是我的人误诊,以为是砒霜,不是毒酒,酿造错了药。”沈砚林又道,“还请杨大人明鉴。”

杨尚书就更加懵逼。

“误诊?”杨尚书皱眉,“这不像话。砒霜乃是剧毒。宋家的药铺从前做生意也有失误。可宋氏的药铺,没出现过任何误诊。

你的人,是谁?我倒要见见,是什么人胆大包天,敢污蔑宋家的药铺!”

宋砚林道是。

沈砚林又道:“那伙计,也是我府中的人。他平常做些粗活,偶然间瞧见了那个伙计,以为是砒霜,就把人扣下了,送进了牢房。”

杨尚书就愣了。

沈砚林这个谎话编的......

“你是说,那个伙计是你府中的下人?”杨尚书沉声问沈砚林,“既然是你府中的下人,你直接处理掉便是,何苦送到官府去?”

杨尚书对此很费解。

“......他是我堂弟,从小在我家长大。”沈砚林道,“他是读书的料子,却没考上童生,家境窘迫,我这才替他谋了份差事。

我没想到他这般糊涂。”

杨尚书恍然大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