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蓟镇(1 / 2)
"宣大两地的军务暂且告一段落,蓟镇这边如何安排?"
随着朱由校将话题带回至与京师接壤的蓟镇,暖阁中的紧张气氛非但没有得到缓解,反倒是愈发强烈。
自前任蓟镇总督文球致仕开始,朝中各党派便为这个封疆大吏的位置明争暗斗,一度影响到朝廷的风气,最终被天子以"声东击西"的方式,由曾经在"奢氏之乱"中斩获奇功的洪承畴代掌蓟镇。
在洪承畴调任云南之后,又由卢象升接任。
但无论是洪承畴,还是卢象升,均是由天子一手提拔的心腹,另有尤世禄,尤世威兄弟被前线召回,以参将和游击的身份于乾清宫暖阁面圣之后,奉命于蓟镇的关隘要塞驻扎。
在此基础之上,再结合天子近些时日的所做作为,在场的朝臣们心中皆是隐隐有些预感。
天子对于蓟镇的重视丝毫不亚于千里之外的辽镇,而且这种重视并不仅仅是为了加强手中的军权,而是有意戒备提防着塞外的蒙古鞑子和辽镇的建奴...
难道远在辽东,距离京师足有千里之遥的建奴们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突然出现在长城脚下,威胁到京师的安全?
此等念头才刚刚于脑海中萌生,便让王在晋,卢象升等重臣心中咯噔一声,望向舆图的眼神也愈发凝重严肃。
按理来说,他们作为辅政的朝臣,理应劝谏天子放弃这个有些荒诞的猜想,将有限的粮草辎重及兵力布置在更加重要的地方;但天子那如临大敌的态度却又让他们不得不打紧精神。
毕竟在历史上,由成吉思汗所率领的蒙古铁骑便在强攻辽西走廊无果,难以进入中原之后,选择"另辟蹊径",通过跨越燕山山脉的方式,绕过由金朝重兵把守的要塞,最终兵临金朝的中都,结束了金朝女真人在中国北方的统治。
而彼时金朝的中都,便是众人眼下所的京师。
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虽然觉得辽东建奴千里突袭至蓟镇的战略考量有些荒诞,但谁也没敢贸然出声质疑,而是任由天子"调兵遣将"。
兵部尚书王在晋和户部尚书毕自严心中十分清楚,建奴的骑兵出现在蓟镇关外意味着什么。
"启禀陛下,臣请征调军器局的燧发枪与火炮,用以加强蓟镇军备。"
迎着朱由校审视的眼神,卢象升毫不犹豫的拱手回应道。
相比较常年面对蒙古鞑子袭扰的辽镇以及西北军镇,与大明京师接壤的蓟镇在"隆庆和议"之后便几乎是名存实亡,各级将校层层剥削,各式各样的军械物资"消耗殆尽",亏空实在太大。
哪怕他在到任之后便着手训练士卒,采购军械物资,但也难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打破局面。
"卢大人,莫要玩笑,"
闻听此话,不待案牍后的朱由校做声,王在晋便是脸色涨红的反驳道,声音很是尖锐:"蓟镇东起山海关,西抵居庸关,全长千五百里不止,怎么可能将军器局的火炮尽数交付于蓟镇,难道西北那边就不管了吗?"
此话一出,暖阁内的气氛愈发压抑,户部尚书毕自严轻轻颔首,天子朱由校的眼眸中则泛起一抹精光。
就在今年正月的时候,他因不满陕西巡抚胡庭宴与延绥巡抚岳和声对地方上的灾情彼此推诿,便将包括孙传庭,郑崇俭,傅宗龙,王三善在内的几位重臣悉数调往陕北,用以整饬日渐严峻的边镇,并妥善治理地方。
为了方便统筹战局,在第一时间结束西北的隐患,他还重新委任了已经空闲了十余年之久的"三边总督",由在原本历史上以身殉国的梅之焕担任。
而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梅之焕这位被他寄予厚望的封疆大吏也没有让他失望,不仅亲自前往延绥,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