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难产(2 / 6)
p; 写完之后,陈之航又把文章拿去给郑院长看了,请这位状元郎及昔日阁老提提意见。郑院长欣赏之余,又按照皇上的一些喜好给他提了些修改意见。
看了陈之航的文章后,郑院长对小胖墩才开始重视起来。这孩子像他老子。虽然文章做得不华丽。但极实用。这样的人为官,才不会虚华,而是能实实在在的为百姓做实事。也是从这一天起,郑院长开始有意识地把小胖墩往实干家的道路上引领。让他之后成了大康朝的老黄牛。
三月二十日。李世齐。林侯爷、林昌祁,嘉平及舒姐儿,林昌旭父子。林昌昕几人,便坐船离开东河村码头。陈之航也跟着一起走了,同时,陈之航还把专业指导孙大强也带上了。
许氏及孙家人都快乐疯了,没想到种个地还能种到京里去,不仅跟着大官一起坐官船,或许还有进金銮殿见大臣、面圣的可能。天呐,这得是多大的荣耀啊。
孙大强的爹娘孙老汉和孙大娘拎着几只鸡和鸭往南山居和陈府送,感谢这两家把他们儿子带出息了。不收还不行,弄得林家和陈家只得把东西收了,又还了些别的东西回去。
江老爷子很是不忿,去南山居找到江又梅埋怨道,“梅子,你爹你大伯读过书,比大强小子还早种精品小麦和青华香米,人也比他能干多了,为啥陈大爷不带他们反倒是把大强小子带上了咧?”又使劲吸了两口烟,摇摇头说道,“这次陈大爷干的事不地道,不够意思。这么长脸的事情不给咱们亲戚,却给了一个外人。”
江又梅解释道,“孙大哥虽然没有读过书,但他种庄稼肯动脑筋,给陈大爷提过很多好的建议。再说,他的胆子也大得多,遇上事也比较沉得住气。这次上京,肯定会有许多朝中大臣提问题,若是面圣的话,还要回答皇上的提问,爷觉得爹和大伯能应付这样的场面?”
江老爷子一想也对,自己的这两个儿子老实木纳,人一多连话都说不出来,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