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4章 普通(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上午,杨明起来在院子里闲逛,就见余海带着两个人出现在门口。

走在前面的是位西装革履老者,深色西裤衬得他身形略显佝偻,领口系着领带虽有些褪色,却打得一丝不苟,透着几分旧时代文人的讲究。

身后跟着的女司机刚把车停稳,一身简单米白色衬衫配卡其裤,头发利落束在脑后,走起路来脚步轻而稳,像颗被仔细打磨过的鹅卵石,不扎眼,却自有分量。

杨明目光先落在那女子身上。论五官,她确实算不得出挑,眉眼是淡淡的,鼻梁不高不塌,嘴唇抿成一条温和的弧线,就像老相册里随手抓拍的邻家姑娘。

可再往下看,她站在那里,脊背挺得笔直,眼神落在地面一块不起眼的砖缝上,既不局促也不张扬,倒像一潭深水,任周遭如何喧闹,自个儿先沉得住气。

杨明心里暗暗点头,余海看人眼光确实毒。这女子面相,眉眼舒展,下颌线圆润,是那种不惹是非、能把日子往实处过的长相。

再瞧她身形,不是时下流行的纤瘦,而是骨架匀称,皮肉结实,透着股健康爽朗劲儿,一看就不是娇生惯养、经不起风浪的。

视线转向老者,这父女俩站在一起,实在太“普通”了些。老者鬓角花白,脸上刻着几道深浅不一的皱纹,笑起来眼角堆着褶子,神情淡然,混在人堆里三两下就找不着了。

可当老者伸出手来与杨明握手时,他那双原本有些浑浊的眼睛里,倏地闪过一丝亮芒,像蒙尘的镜片被擦了一下,锐利得让人心里一凛。

这光芒转瞬即逝,老者微微闭了闭眼,再睁开时,又恢复了那副昏昏沉沉模样,仿佛刚才那一瞬间只是错觉。

“老板,这是温景行温老先生,”余海在一旁介绍,“这位是他女儿,温清如。”

温清如微微颔首,声音不高不低:“杨先生好。”

杨明听孙遥征讲起过这父女俩过往。温景行年轻时也是个读书人,在古玩字画方面有些天赋,只是后来沾染了恶习,吃喝嫖赌抽,一样没落下,家底很快被败光。

那时香江的高利贷多是黑社会把持,利滚利像座大山,温景行哪怕偶尔靠眼力赚些钱,也填不满那个窟窿。

温清如十几岁就辍学打工,在纺织厂做过女工,在餐厅端过盘子,赚来的钱一多半都拿去给父亲还债,可那债就像野草,割了又长。

后来实在熬不下去了,温清如听说岛国那边缺人手,就一个人过来。想着这边工钱高,或许能多攒点钱还贷。

杨明看着这对父女,忽然觉得这“普通”表象下,藏着太多不普通的故事。老者眼底那一闪而过的锐利,女子沉静面容下的坚韧,还有那被高利贷缠上的困顿过往,像一张揉皱的旧报纸,摊开了,满是生活的褶皱与划痕。

“进去吧,孙先生在客厅等你们呢。”杨明侧身让开半步,抬手示意温氏父女往里走。温清如微微颔首,脚步紧随父亲身后。

“不客气,您请。”温景行抬手虚让一下,一口普通话字正腔圆,尾音里裹着点不易察觉的儿化音。

杨明脚步一顿,转头看向他:“温先生是哪里人?听您这口音,倒像是北方人氏啊。”香江本地人说话多带粤腔,这般地道北方口音,在这宅院里倒显得格外特别。

温景行脚步慢了下来,轻轻叹了口气:“说来惭愧,祖上世居京城,就住在鼓楼旁一条胡同里,住了好几代人。到了我这一代,赶上时局动荡,家族就散了。”

他喉结动了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堵在那里,“大难来时各自飞,家里人……基本都没了。独有我一人,揣着件祖传旧玉佩,一路南逃。

先是在羊城外破庙里躲了些日子,后来听说香江那边能讨活路,就跟着一群偷渡者,漂了一天一夜到了香江。”

温清如悄悄往父亲身边靠了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