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 章 乡村宅邸(1 / 2)
等杨明第二天坐车去往皮克说的地址时,他心里对皮克的家庭背景有了更具体的判断。
据李莉说,那是一个距离市中心二十公里的镇子,附近还有一所非常著名的私立学校。
这让杨明立刻想起了英国富裕阶层的普遍选择,在享受城市便利的同时,于近郊或乡村安家,以换取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和资产保障。
虽然他也听说,那些古老的乡村宅邸往往伴随着高昂的维护成本和相对不便的生活配套,但对于真正追求生活品质和隐私的人来说,这些显然都不是问题。
一路上,车窗外的景色从城市的钢筋水泥,逐渐过渡到开阔的绿地和零星的乡村小屋。
李莉把车稳稳停在一座外表略显破旧的三层石头楼房前。灰白色的石墙上爬满了深色的藤蔓,几扇窗户的玻璃透着岁月的痕迹。
两人刚下车,皮克就从那扇油漆斑驳的木门里走了出来,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身后还跟着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者。
“李女士,杨先生,欢迎光临鄙舍,里面请。”皮克一边和杨明握手,一边客气地寒暄。
“这是家父,”皮克侧身介绍道,“您买的那些物品,都是我父亲从爷爷那里继承来的。”
杨明与皮克的父亲握手问好,老人的手掌宽厚而有力,眼神中透着经历过岁月沉淀的平静与睿智。
几个人走进屋里,门在身后轻轻关上,隔绝了屋外的静谧与寒意,一股混合着木质香气和淡淡烟火味的温暖气息扑面而来。
屋内的景象与略显斑驳的外表形成了鲜明对比,宽阔的走廊铺着厚实的地毯,墙上挂着几幅年代久远的油画,楼梯扶手上精致的雕花在柔和的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皮克带着杨明和李莉来到二楼的书房。厚重的橡木门后,是一间宽敞却略显拥挤的房间,空气中弥漫着陈年纸张和木头的混合香气。
“请随意看,”皮克的父亲微笑着说,“东西都在这儿了。”
杨明的目光立刻被吸引,他的视线像探照灯一样扫过书架、木箱和角落的柜子。
第一件引起他注意的,是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照片上,一位身着军装的年轻人正与一位皇室成员握手,背景是宏伟的宫殿阳台。
“这是……?”杨明指着照片,眼神里透着股疑惑。
“我的父亲,”皮克父亲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曾是皇家卫队的一员,参加过女王的加冕典礼。”
杨明点点头,没再多问,但直觉告诉他,这张照片背后一定有故事。
“我的来意想必您清楚,请把家里那些华夏艺术品展示给我看一下吧!”杨明对西方艺术品兴致缺缺,开门见山。
皮克与父亲对视一眼,俯身将角落的木箱拉到空旷地方,箱盖开启后,皮克指着箱子说道:“都在里面了,这是我父亲分到的,其他的那些在我叔叔和姑姑那里。”
杨明蹲下身,先拿起一件清代官窑单色釉盘,胎质细腻,釉色如春水般透亮,保养得极好。翻到底部,“大清道光年制”六字篆书款规整有力。
接着是一件嘉庆矾红彩五蝠捧寿盘。盘心硕大的“寿”字被五只蝙蝠环绕,外壁矾红描金缠枝莲纹间,开光篆书“万寿无疆”,画工一丝不苟,尽显皇家气派。
随后,一件嘉庆粉彩福寿纹盘映入眼帘。粉彩绘就的蝙蝠与寿桃相映成趣,内壁蝙蝠与寿字相间排列,布局疏朗,釉色温润,寓意吉祥。
木箱里共十几件瓷器,大多是嘉道年间官窑。其中最出色的,是一件道光官窑龙纹黄地绿彩盘。黄釉如蜜蜡般匀净,绿彩龙纹矫健有力,云纹飘逸,尽显帝王威仪。
瓷器打开。
他抬头请示过皮克后,抽出一个卷轴打开来看。
这是幅书帖,等杨明看完题跋后,大吃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