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纪律(1 / 2)
郭胜利笑眯眯说道:“懂就好!跟你透个底,我那哥们儿要不是他们部门今年创收任务卡着脖子没完成,也不会把这话兜底跟我说。
他们也难啊,单位性质摆在那儿。天天打交道的不是嫌疑人就是涉案的事儿,大的利益不敢碰,怕捅娄子。小的零碎又没多少油水,纯属白费功夫。
这回好不容易逮着李老板这条大鱼,要是不顺着这机会拔点毛,不光任务完不成,底下人也没干劲,说不过去嘛!”
这话没掺半分假,可郭胜利心里还藏着层没说透的意思:如今这年头,能一次性拿出五十万的,哪儿有什么普通老百姓?
但凡拿得出这笔钱的,个个都有自己的圈子和门路,心里门儿清该守什么规矩。他们敢这么操作,就是吃准了这些人不会为了这点事撕破脸去揭发。毕竟真闹开了,谁的体面都保不住。
事情说完,杨明问他:“再喝点不?”
郭胜利连忙摆手:“不了不了,今儿要不是急着过来给你递这信儿,我早回家躺平睡觉了。
我今晚就在你这里凑合一宿,明儿一早你把钱准备好给我,我先去把这事儿敲定。等他们那边流程走完,就会通知咱们过去挑货,放心吧。”
第二天早上,杨明给了郭胜利一张五十万元支票:“你先去办,有消息随时联系我,我没事儿基本上都会在这里。”
郭胜利接过来揣进内兜,拍了拍他胳膊:“放心,这事儿我保准给你盯紧了。”
杨明先开车送他到单位,这才调转车头往东城杂志社去。
到了杂志社院子,就听见办公室方向传来细碎说话声。庄佳慧组建杂志社后,这里就被她硬生生搞成了“圈子里内规矩”。
不管员工手里有没有活儿,每天必须准时来签到,少一次都要扣绩效奖金。签完到还不算完,得跟着部门负责人开“晨会”,内容翻来覆去就是强调“纪律”“态度”,基本不沾实际业务的。
杨明一踏进办公室,就听见隔壁部门负责人在扯着嗓子讲“签到的重要性”,他皱了皱眉,心里头那股烦劲儿又上来了。
他最瞧不上这些虚头巴脑的形式主义,净浪费时间不说,还磨得人没了干活的心思。
他没往里走,直接叫住部门负责人:“今天你们部门会别在这儿开了,找个空会议室去。”
负责人愣了一下,刚想开口问原因,杨明就指了指办公室:“我要在这儿坐会儿,喝杯茶,你们开会动静太大,吵得慌。”
负责人一看他脸色,也没敢多问,赶紧招呼部门里的人往会议室挪没一会儿,他们办公室就空了。
杨明走进庄佳慧办公室,关上门,从抽屉里摸出自己常喝的茶叶,慢悠悠烧上水。看着热水壶里的水一点点冒热气,他才松了口气。
总算能清静会儿,等会儿刘明星和姜明星来了,也能有个安静地方说话。
别看杂志社是他出钱办的私人企业,但在现阶段,工作还得按着国内大多数企业模式运转。不同点就是薪酬高,奖金高。
你真要严格按外资企业运转,工人们还觉得不得劲儿。他们意识里早就习惯了被人管,被人训,没有人性化那一说。
杨明早先曾经提醒过庄佳慧,别把员工管的过死,要让他们有一定自由度。
毕竟杂志社和别的单位不同,管的过死就失去了内容创作最需要的灵气与活力。
文字这东西,靠的不是按点打卡的机械流程,也不是一板一眼的指令灌输,得给人留点儿放空琢磨的时间,容得下突发奇想的灵感冒头。
要是天天盯着考勤、卡着交稿数,员工满脑子想的都是“别出错、别挨训”,哪还有心思去琢磨选题怎么出新、文字怎么出彩?
到最后,稿子或许能按时交,却都成了四平八稳的“安全牌”,没了能让人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