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领会真意(1 / 2)
在王东方看来,杨明大小也是个经事的男人,论年纪、论格局,都不该跟叶欢在小事上掰扯计较。
再说了,这旅馆是杨明真金白银砸进去的私产,虽然明面上是叶欢在负责,但他却是事实上的老板,怎么能像毛头小子似的,为了点别扭就拎不清轻重?
万一因为这点小过节耽误了旅馆的事,那才是因小失大,传出去都得让人笑话。
王东方是杨明从前的老领导,如今虽在杨明手下讨生活,但这份老交情还在,他觉得自己有这份资格,也有这份责任点醒杨明,让他别钻牛角尖,好好正视眼下的问题。
王东方哪里知道,杨明心里的无奈,比他知道的要深得多。
杨明不是没主动过,这些日子里,他联系了叶欢好几次,想约出来好好聊聊,可每次都被叶欢用“忙着呢”“改天吧”这类不冷不热话挡了回来,连面都见不着。
就连过年那几天,他想着借节日热乎气儿缓和关系,拨通叶欢电话,那头也只有几句“过年好”“家里忙,先挂了”的客套话,没等他多说两句,听筒里就只剩“嘟嘟”的忙音。
次数多了,杨明心里那点想和解的热乎劲儿,也慢慢凉了下去,只剩下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
可他骨子里那点傲气,又不允许自己低三下四凑到叶欢跟前祈求原谅。
他了解叶欢的性子,外表看着温和,骨子里却带着股犟劲儿,要是他真放低姿态去求,叶欢不仅不会心软原谅,反倒会觉得他没骨气,打心底里更瞧不上他。
这份进退两难的滋味,杨明只能自己揣着,心里那股烦闷劲儿,真是无处诉说。
“再等等,我这几天寻思寻思再说。”杨明给王东方打了个马虎眼,匆匆离去。
杨明现在名下几项产业,唯有杂志社还在正常运转。但相关部门已经有新规出来,这不是针对杂志社出台的规定,而是整个文化系统新规。
总体来说,现在的文化市场,整体还处于调整发展阶段。新规更注重内容规范与社会效益,同时群众文化需求要逐步恢复,通俗文化、传统文化领域要呈现一定活力。
加强对文化产品内容审核与管理,避免低俗、违规内容传播,确保文化发展健康方向。
杂志社也派人参加了新规解读会。参会人员回来后,立刻向他反馈了关键信息:“这次新规信号很明确,审核肯定会收紧。以前咱们偶尔靠‘打擦边球’、挖独家隐私博眼球的内容,以后稍有不慎就可能踩线,甚至面临停刊整改。”
这话让杨明瞬间陷入沉思。他心里清楚,杂志社这些年能在竞争中稳住,一部分原因就是靠这类“独家猛料”吸引了不少固定读者。
可如今新规落地,接下来,如何调整内容方向、留住现有读者,又如何在合规前提下维持杂志社正常运转,成了他必须尽快理清的难题。
以往有庄佳慧这个行业内人士支撑,她总能精准吃透各类规章制度,从条款夹缝里找到适合杂志社的生存空间,那些既不越界又能吸引读者的内容方向,大多是她琢磨出来的。
可眼下,庄佳慧还在养身体,杨明心疼她,没让她急着来上班坐镇。
自己就是个半吊子投资人,平日里管管大局还行,真要钻进去琢磨行业政策细节、规划内容方向,心里半点谱都没有。
对着桌上摊开的新规文件看了半天,越看越没头绪,杨明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拨通了庄佳慧的电话。
“新规内容我已经知道了,你放心。”电话那头传来庄佳慧一贯大大咧咧的声音,听不出半分焦虑,“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啊,只盯着那些不能碰的敏感内容,反倒没注意字里行间藏着的真实风向。先别瞎琢磨了,等家里保姆到岗,我就去社里,到时候咱们当面细说。”
她语气里的满不在乎,像颗定心丸,瞬
↑返回顶部↑